joseph131499 wrote:
本來就是...不過一...(恕刪)
以前的老師是很有威嚴的
感覺很難親近
現在的老師親和力太強
乖學生尊重老師
壞學生爬到老師頭上
===========
不過我覺得會上大學生了沒的那些大學生應該平常就愛玩
成績不知道
不然製作單位怎會知道他們
但是大學是看個人讀書功力很重要的四年
不會讀書的馬上被玩吸引過去
愛讀書的整天就宿舍或家裡
如果能讀又能玩就真的厲害了
hca17 wrote:
真大學生當然就是從我爸媽那年代就有的大學(外加幾所新的不錯科技大學)出來的學生
古早大學生當然出國
但有我們這代的真大學生多嗎??
你們那年代人均才5000美金,跟大陸一樣,哪來那麼多錢阿= =
出社會工作也跟這年代大陸人一樣,存多久才能出國深造阿= =
你們那年代的電腦有像今天發達,你們多媒體利用能力有我們這代人強嗎??
我指這代人指的是6~7年級生(這也是大學開始氾濫的分水嶺)
我們這代菁英
家裡普遍都有錢出國深造
(因為爸媽都是蔣經國經濟起飛年代,反觀你們爸媽卻是蔣介石時代)
沒錢深造的,出社會薪水都四萬起跳(含年終等),存個三四年要出國也是輕而易舉(想的話)
↑我們還有無息100萬政府留學貸款
我們物質條件差很大,而在競爭方面則要跟整個中華圈比
(你們那年代只有跟2000萬台灣人比)
我們跟老一代菁英(大學生)比,競爭力自然更強
四大事務所6年級協理,都是美國MPA碩士學歷、美國台灣會計師執照,甚至還有大陸會計師執照
你們那年代(也就是現在合夥人)呢??充其量就是大學畢業、台灣會計師執照
台積電那些工程師清一色都是台清交碩士畢業
別跟我說這些碩士的含金量(所提升的學術實力)等於你們那時候大學畢業而已
我們這年代的菁英在經濟基礎上更加的瘋狂投資自己的專業跟英語能力
是你們能比的嗎??
你們那年代個別大學生當然有我們這代"真"大學生的程度
但普遍性來說,我們這代"真"大學生普遍專業、電腦、英語能力都比你們高幾個層級
當然因為你們有比我們多很多的實務經驗
自然比我們強
但我們2X歲時比你們2X歲時候強(你們可能只會說ABC吧)
我們3X歲的時候會比你們3X歲時候強
我們4X歲的時候會比你們4X歲時候強
以此類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