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g wrote:假如個位數是這樣還好...(恕刪) 你也是被媒體媒體誤導了,加上政治人物進來啦賽,把整個細節模糊掉了之前回過的文,再一次說明我孩子正好參加今年北北基高中升學,所以我剛好親身經歷以新北市來說一共分成四個階段1.新北星免試薦送:每個高中釋放約一個班的名額給附近的國中,每個學校1~3名不等各校有興趣的學生自己報名,依學平常成績排名,和自己同校的學生競爭,然後在自己的學校撕榜,通常好一點的學校會先額滿,譬如板中等一定是報名的前幾名選走了,這些學生報到後就不需再參加基測.2.新北星免試申請入學:和前面一樣,只是競爭對手改為和其他學校排名,一樣報到後就不需再基測.3.基測申請入學:成績單拿到後只能選擇一間學校申請,當然名額有限定,所以除非分數很高有把握上建中,北一一般來說會降一級申請,譬如有機會進中山的會去填景美,這樣錄取機會較大.4.登記分發:前面3個階段剩下的名額和以聯考一樣按分數分發.今年被一些家長批評的是第3和第4階段,第3階段時家長以為競爭激烈於是都降級申請以致登記分發時原申請的學校因第一階段缺額較大,造成錄取分數反而較低而反彈.只能說是那些家長自己搞不清楚狀況新聞就說有機會進景美的,擔心競爭激烈降級申請,結果到第4階段景美的錄取分數反而較低.但是建中,北一就沒差了,沒有PR99的根本不會在第3階段去申請第一志願.但是話說回來:與其在建中吊車尾不如到附中排前頭,將來利用繁星計畫升大學反而機會較大,所以我的孩子在第1階段就先去申請也順利進入自己想唸的學校.雖然老師覺得他應該參加基測進更好的學校,但是降一級唸起來反而比較有信心.今年已經都報到了,畢業證書也收走了,7,8月就會開始進入新生訓練等入學的步驟,不可能再重來的,那只會天下大亂.明年的事可以再討論
北北基地區區域性基本學力測驗北北基地區區域性基本學力測驗(簡稱大臺北聯合基測、北北基聯測或|聯測),為一由新北市、台北市與基隆市預定共同實施的一個獨立的基本學力測驗測驗機制。並與一綱一本政策同時進行。2007年4月台北市則提出釋憲,獲8縣市首長聯名。6月底台北市、台北縣(2010年五都改制後,改稱新北市)與基隆市首長達成共識,在2008年國中新生教科書採一綱一本,並在2011年由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共同舉辦基測。在早期臺灣的高中聯考時代,即有分為臺灣省聯招區(省聯)、大臺北聯招區(北聯)、大高雄聯招區(雄聯),有高中教師們發言,今日的北北基聯測是當年北聯的復辟,其意圖為縮限中台灣與南臺灣的學子,赴大臺北就學。支持者則說,地方本來就被賦予此樣權力,以一綱一本,獨立招考,對大台北地區的考生是減輕壓力的作法。[今日的北北基聯測是當年北聯的復辟,其意圖為縮限中台灣與南臺灣的學子,赴大臺北就學]所以除了北北基的小孩是高尚人 其他不是???只能說台灣教育失敗 在世界各國學校排名老是[從後面數比較快] 不是沒有道理
cute5566 wrote:是嗎?從不斷被放出的訊息來看是制定的遊戲規則太草率,遊戲官方大家長都自己出來說有不周嚴之處,下屆會改善也就是說,這次在遊戲中的人是活該倒楣是吧?(恕刪) 今年升高中的孩子在三年前入學時就已經被告知了每年的家長日也都有說明.部分家長自己不用心,看新聞的你們更是狀況外.
fdfdftr74 wrote:[今日的北北基聯測是當年北聯的復辟,其意圖為縮限中台灣與南臺灣的學子,赴大臺北就學]所以除了北北基的小孩是高尚人 其他不是???(恕刪) 今年並沒有限制其他縣市的學生來北北基報考,至少有一千多名外縣市的高手來北北基拼第一志願.你也是只看到媒體報導的表面,台灣的媒體真會看政治立場來誤導觀眾.
澳克拉河馬 wrote:今年並沒有限制其他縣...(恕刪) 我好像有看到宜蘭還是花蓮的小孩,為了考台北的學校必須連夜奔波到台北考試。總覺得是到底是方便了北北基,卻影響了其他地區的小孩...有點像古代的進京趕考。應該要平衡城鄉差距,但總覺得人才都往台北跑...其他地方縣市,只能考自己加油嚕!基本上我也是霧裡看花,不過我也搞不懂幹嘛要自己獨立辦理北北基,感覺是不太需要。
g5207701 wrote:基本上我也是霧裡看花,不過我也搞不懂幹嘛要自己獨立辦理北北基,感覺是不太需要。(恕刪) 基本上我比較贊成以前的兩次全國聯測,取較高分的一次申請入學(我家老大就是如此),但是今年的政策宣導了三年,那些有意見的家長(包含外縣市)在之前就該提出來了.而不是事後不滿意孩子的錄取學校在那邊怪主辦單位.一堆不是考生家長的鄉民也為了批評而批評,瞎起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