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lu5641 wrote:對於40歲以下的本省籍的人來講難道國語就不是母語嗎你記得你小時候幾歲開始學國語的? 不記得了真的有學國語嗎? 不記得了學國語學了幾個月、幾年? 不記得了答案是根本就沒學啊國語就像母語一樣自然而然就會了啊母語不一定只有一個啊只要是華人的世界裡,不管是在中國大陸、台灣、東南亞國家等等大都會兩種以上的母語 請問樓主幾歲阿~~小弟我今年39~我那個年代宋楚瑜先生還規定要講國語(也就是普通話)在學校講一句台語就要罰錢、掛狗牌、罰站...等等的所以~~怎會是國語自然而然就會的呢?您一個人能代表所有四十歲以下的人嗎?
我40歲以下,我幼稚園開始學 注音符號, (因為不能打注音文的 ber, per, mer.)幼稚園以前我跟爸媽只有講台語, 那時家裡沒電視,幼稚園後到小學我開始看的懂國字, 由電視卡通學會講國語, 跟同學講國語,因為老師說要講國語.回家後爸媽都講台語, 所以在家只用台語,
nelsonliu0323 wrote:那個年代宋楚瑜先生還規定要講國語(也就是普通話)在學校講一句台語就要罰錢、掛狗牌、罰站...等等的所以~~怎會是國語自然而然就會的呢?...(恕刪) 榮譽卡的用法是產生在那個年代,小學在每學期初時,由每個小學生個別自行製作五張卡片,卡片上圖案自己繪製,並標上製作者的班級、姓名。凡是說了"國語"以外的語言,而被其他人發現時,發現者可以要求沒收不說"國語"者一張榮譽卡,即是以形式上剝奪不說"國語"者榮譽感的懲罰方式。不服從者會被"告老師",由老師們另行處罰。不說"國語"會被懲罰,當然"自然而然"的就學會說"國語",而逐漸揚棄平時家裡與鄰里間慣用的語言。自尊心與榮譽心最強的小朋友,是最好矇騙的。用處罰說其他語言的方式推廣特定語言,方式是否正確?那個年代宋楚瑜先生不但規定要講國語,還規定六合、怪老子與史豔文、劉三、二齒等人也要說"國語"。只是要這些人說國語,不但會要他們的命,也會要了觀眾的命,所以有段時期,為了確保布袋戲仍能在熱門時段播出,這些江湖老先覺都暫時歸隱倉庫,休養生息去了。取而代之的"美猴王"、"火燒紅蓮寺"等黃俊雄布袋戲,即全程以"國語"發音,看完之後,觀眾是學不到"血滴子"台語發音的。
乂安安乂 wrote:台語是啥母語台語是閩...(恕刪) 國語即國家的語言? 應正名為北京話,台語即台灣的語言? 應正名為閩南話,母語即爸媽講的語言, 爸媽講什麼語, 什麼就是母語.只是以前政府抹殺某一群人的母語, 之後那一群人變成政府後想補回來, 這很自然的, 也很公平.我覺的很多時候語言意境表達, 閩南話比北京話傳神,而台灣這邊說的北京話其實也不正統, 北京的住民講的北京話和台灣的北京話聽起來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