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小說都不錯唷基本上是不同的故事,(當然有一點點雷同之處畢竟可能都是描寫醫院的故事吧)但是我個人認為日劇探討的議題表較嚴肅,人物與事件的描寫也比較深刻與細膩不過若以台灣一般的八點檔戲劇而言,台版白色巨塔已是近期拍的最好的連續劇了給蔡導和所有演員以及侯文詠醫師拍拍手
就單純以拍攝品質而言, 比一些連續劇都好多了總比在棚內搭一些客廳, 餐廳的佈景,然後兩派人馬互相對嗆都好多了戴立忍所演的邱慶成在語調、表情比較像是男主角的樣子反而言承旭演起戲來還是沒什麼表情, 有待加油啦!!職場鬥爭其實不只是在醫界囉~就連劇中的新聞界也有一些影子喔!
比較喜歡日版演員演技洗鍊 劇情節奏明確從頭到尾心情上都支持財前 討厭東 里見 (這些標準的偽善者)人家畢竟對你畢恭畢敬 做牛做馬你乖乖的不去搞人家 該退就退 是人家的就是人家的不要弄一堆阿里不達 搞心機 耍政治(可憐的是 還玩不過別人)人家到時升教授還不是會痛哭流涕把你當恩師拜退的時候也不會場面那麼悽涼 徒弟還想閃你 導致後面弄出一堆故事從頭到尾就是一個老人的忌妒心在作祟......那麼老了還沒修養我覺得財前沒什麼不對裡面最喜歡財前他爸 他的財前的愛真是無私台版的看過一兩次實在受不了言承序那個裝可愛的聲音(女生觀眾大概就很吃這一套吧?)他講一句台詞後面一定要接一個語助詞 什麼 耶 喔 阿完全就是演偶像劇的演法 不像演員
eatpeanut wrote:比較喜歡日版演員演技...(恕刪) 個人也是喜歡財前又一這個角色,雖然是利用女婿來達成自己沒辦法當上教授的理想,但是劇末對女婿真情的流露(在此就不捏它了),讓人不禁也跟著神傷。
我覺的論鬥爭表現,台劇比日劇表現更為精湛完全表現出檯面下得廝殺,檯面上的和平這部真的是近年非常稀少的優質八點檔的呼,愈看愈像我公司的部分情形,果然如同厚黑學所說,該安靜時就安靜,永遠不要對人說出你的想法,講話要懂得平衡。真是好戲一部老演員的動作、表情真的是沒話說,一個自"讚"
小弟下午剛閱讀完此書深覺人性容易隨年齡而改變與環境來激發心理層次不同追求也不同通常人道德教育與所處環境(文化)息息相關仔細探討必然發現其有脈絡可循而且專業與道德通常難以兼具人通常因追求自我美好生活而付出較大努力其出發點考量本為自我私利有道德操守的人通常具有高度同理心能對弱勢的人表達關懷然而人是高等的動物,隨著歷練或見識增加,偽善之人大有人在高道德好像與人先天本質就高度相關感覺上慾望愈高私心愈重,當你所追求的慾念愈來愈少時你便與正道愈來愈近人的本性很難改變但可以壓抑,當所要付出的代價高於慾念所帶來滿足時便學會節制,書中不難看出因人性私慾導致個人,醫院乃至社會所需付出沉痛代價,針對人濫用職權獲取私利等行為,似乎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將不合法規事情當作常態,因你有求於他,便讓其予其予求,雖然以醫院為背景來闡述,實際上卻是群居社會的黑暗面
自己也很早就看完了"白色巨塔"原著,本來也沒有特別注意電視版,但是也一集一集的看下去了。對於電視版,有一點小小的想法:小說和電視戲劇是有某種程度的差異,有些對話用看的也許會很感動,但是活生生的用演員念出來就會覺得很怪。劇中許多的台詞有些可以用考慮用鏡頭取代呈現,不見得要讓演員一字一句的唸完。這種算是基本功的運鏡應該是可以被改進的,也許導演要忠於原著吧!至於演員,感覺"內心戲"張力不足,總覺得少了些什麼,無法傳達書中人物的個性。感覺多數演員都不是很自然,可能是因為生硬的唸出台詞導致無法自然的演出吧。男主角之一的言承旭,有木村拓哉的風格,很有自己的特色,很會"演戲"。原著中蘇怡華醫師的風格,我很難在言承旭的身上看到。這也是我對導演為何會可以忍受這樣的演技品質最大的疑問。至於張鈞甯,我可以感受到她在詮釋關欣醫師那種倔強的脾氣,但在感情上又渴望被愛的錯綜複雜的個性,尤其是與莊醫師分手的那一場戲,很有張力。以新人而言,我覺得相當不錯。整體而言,我還是認為這是一步很有質感的大戲,很用心拍攝。希望有機會能看到重拍,讓劇中人物更可以呈現作者所希望的帶給我們的感受。
asp.net wrote:我也比較喜歡日劇版的其中比較欣賞的是大河內教授,一坐下來,一開口就是權威,公正廉明讓大家都不敢講話。另外在日劇的原版小說,財前是有小孩的喔。財前 16:14 菊川昇您願意接受嗎? 其實菊川輸給財前也沒什麼不好~~因為就算菊川順利的當選教授~~也可能會被原第一外科的組員刁難~況且~~最後財前他也受到應有的報應(不過這個報應也挺諷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