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有人週遭有"尼特族"嗎?(大陸稱啃老族)或是自己本身就是?

身邊就有尼特族,但小弟尊重他們。(這並不代表,肯定所有尼特族的選擇)
為什麼?因為成因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所謂「本人性格」的形成,
「本人」又能付多少責任?就小弟所知,也尚無定論。
甚至有時候,連所謂的低EQ,也牽涉到各種因素,甚至生理結構。

有些例子,
即使是精神科專科醫師,都未必能夠從生理觀點,徹底解決相關問題。

說到例子,就舉點例子好了:
創傷後壓力所造成的規避人群、畏懼他人現象,
帶著孤獨癖性格,或"類"精神分裂型人格者,如何看待之?
還有畏避型人格、妄想型人格、邊緣型人格、......呢!
有些個案,終其一生帶有「輕微」的這類狀況,
(「輕微」不一定代表容易治療或改善)
雖不傷人,卻足使自己的生命黯淡無光,難以走入人群......
這些狀況,千奇百怪,即使就醫,也無法保證其能痊癒或改善,
要說他是嚴重精神違常(有社會救濟機制),但他又不是。

這樣的人,經常會是「尼特族」。

個案又常持續處於當初形成他「本人性格」的「幫兇環境」之中,難以翻身。
如何由環境改善?......

......
(試驗中)

不妨花時間深入了解他們的經歷、想法?
用「個案」方式去了解,可防一概而論之弊。

樓主似乎有意了解成因,真是太好了!
畢竟說風涼話遠比關懷、了解來得不費力。

以上是小弟的個人意見。

童言無忌,如有冒犯,尚祈見諒!

有空再喝汽水吧
敬愛老先覺,討厭老油條;寧做真小人,不當偽君子。
還有, 上面有位DannyHwang網友說
"我老婆每天都會問我好幾次, 他何時可當尼特族!"
可能您沒看清楚尼特族的意思
"日本政府去年9月公布的「勞動經濟白皮書」
則將它定義為學校畢業之後既不做家事也不上學
也沒有工作意願的15~34歲未婚族群。"

其實已結婚的人是不算在內的


這只是日本人的定義吧!

其實再這個討論裡應該是指廣意指那些身心條件適合外出勞動, 但卻又不願出去勞動, 單只願意在家給別人養的人! 也許這類人不能統稱為尼特族, 但都很類似!

照版主的定義, 我一個大學同學他六七年前就脫離尼特族了! 因為他太老了! 但事實上他啥都沒改變過, 除了年紀變大, 腰變粗! 所以要消滅尼特族啥都不必作, 因為當他超過34歲, 就不是尼特族了!

這樣的定義太狹隘了, 我這種OGS竟然連要當尼特族都不夠格!
DannyHwang wrote:
這只是日本人的定義吧...(恕刪)


您這樣說也有道理,
舉的例子也不錯, 確實應該不是只有這麼狹窄的範圍
那您對於您的這位朋友
或是您對於您太太也想成為尼特族的狀況
有沒有什麼看法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

純粹想了解一下大家的想法,
或是要怎麼樣處理週遭這種人的問題
想想有些人的父母留下來的家產
還真的花不太完也
可惜都不是我父母
我看看我的個性其實滿符合尼特族的說
而且我也是家裡唯一的男孩子
確實常常都不想跟外界接觸說
可惜我家可沒有家產可以花說
所以就只能努力工作了哦
不過我想問各位大大
你們會常常有不想跟人接觸時候嗎
是大家都會這樣
還是我真的個性上有很大的問題丫

其實尼特族
可以算是御宅族的究極進化版~~

通常沒有御宅族性格的
想要尼特也尼不起來

======================================
這也不新鮮啦

其實很多北歐國家和紐西蘭好多年前就有這種人
只是那時候沒有專有名詞,所以只把他們當嘻皮和混混


但不一樣,他們不太會作姦犯科,只是自己混吃等死,認為人生就是要輕鬆

因為北歐和紐西蘭很多社會福利好到無法想像
莫名其妙的理由都可以有錢領,連寡婦都有錢領,房租高於平均的都有錢領
怪福利很多
這就是所謂的「福利型國家」

所以一批失業的人根本不擔心,當成放長假,放著放著就放一輩子了
還有專門的書,教你遊走規定邊緣,一輩子靠社會福利的錢來過

有人二十幾年沒工作了還能租個小房子,有上網有暖氣~~還有台三手車每天開開閒逛
去喝下午茶`度過餘生
有感而發

之前工作三年之後
毅然決然的把工作辭掉了
在家裡做了一年的尼特族
不過平常生活的零用跟三餐,我都是花自己的積蓄,沒有跟家裡拿錢

過了一年,積蓄花完了,我又出來工作了
所以退伍第五年,我的存款又從0開始了

這一年,我花了一點錢,買了一台中階的數位單眼
大部分的日子,都是睡到十點
上網跟正在上班的朋友哈拉一下
中午騎腳踏車出去附近的自助餐吃飯,吃完飯去買一杯布丁奶茶
附近晃晃,看看路上的OL
天氣不錯的話,回家換機車,去市郊兜風拍照
天氣不好,就回家看書看報紙上網,跟媽媽哈拉打屁
傍晚,去接女朋友下班,一起吃個飯,送他回家

週而復始...
我不知道這樣的內容,在某些人的眼中看起來,有沒有意義
不過,我自己也不想為他找意義
所以不要問我這樣做有沒有意義
也不要問我這一年做了甚麼事情,雖然後來面試的時候常被問
我只想說,這一年我做過的事,就是甚麼都不做
值得嗎?
我覺得很值得

我不把尼特族跟啃老族畫上等號
我認為尼特族是一種生活型態的選擇
不管是怎樣的生活型態,都要盡量不要成為其他人或社會的負擔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
不要因為沒工作,而抹滅自己的價值
自己的價值不會因為自己有工作才存在
我覺得大部分的尼特族,尼特久了之後,會喪失信心
喪失對工作的信心,喪失對生活的信心
當尼特族,最大的挑戰就是在於心
在甚麼舞台都沒有狀況下,自己是否還能了解自己所擁有的
如果可以,那就會是一個快樂的尼特族了
怎麼處理?
目前仍在努力中。

以下敘述為純粹個案,勿併案處理。

個人感覺及實際經驗分享:

當事人本身的意願及努力,我們看到了。
當事人仍保有相當不錯的體力與腦力,當事人也沒有間斷自己的體力及腦力鍛鍊。
可以見得,當事人對於自己的生存能力,還是在乎的。

......所以我們願意陪當事人,一起努力。

但當當事人被以異樣眼光看待之時,
對於關心與努力協助當事人改善情況的家人或朋友來說,
那種感覺並不是很正面的。
為什麼?

他心中兩方力量的角力,還在相互拉扯,而無法融合、統一;
(兩方力量:融入社會、現實/反社會、過度理想化)
我們也很努力的去找到可行的解決之道,試著讓他融入社會、走入人群。
也許只是一小步、一小步,或者進三步、退兩步......
慢慢地、慢慢地......試著讓他融入社會的那部分取得主導權;
但搞不好,這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基礎,會被異樣眼光瞬間打垮,
或者說,瞬間又讓當事人心中反社會的那份力量,取得主導權。

關於這點在實務上的解決之道,我們還在探索。

......

每次要跟狀況外的親友解釋,都很累說。


慶祝「累」,喝汽水去
(一大早喝啥汽水,喝豆漿吧你)


敬愛老先覺,討厭老油條;寧做真小人,不當偽君子。
sweater wrote:
其實尼特族
可以算是御宅族的究極進化版~~

通常沒有御宅族性格的
想要尼特也尼不起來...(恕刪)


我覺得不是全部的御宅族都可以進化成尼特族....
有些御宅族會為了要收集嗜好的收藏品
需要維持一定的經濟能力 而去工作就業
有工作 有薪水 才會有錢購買自己的收藏品
所以 就尼特族要素之一的"不就業" 就已經推翻了

御宅族 較淺顯的定義是
對於某種事物有高度專一的嗜好和喜愛 而且了解該事物非常透徹
願意投下大筆金錢購買這些非民生必需品的收藏物
而人格特徵上
因為收藏的東西多是靜態 所以不太進行戶外活動也不交際
有交際活動也是為了交易收藏品或參加同好活動

雖然能和同好之間熱烈的交流討論
但在一般的人際互動上較薄弱 甚至不知道該怎麼和一般人攀談寒喧
更甚者 連思考模式都以己身的嗜好為優先

雖然大部份人對於御宅族的印像
來自"電車男"裡的日本動漫電玩類御宅族
事實上還有鐵路御宅族 軍事軍品御宅族 科幻電影御宅族等等.....

(嗯 該怎麼說 因為我有認識的人 已經快到御宅族的標準...XD)
dove wrote:
其實真不知道這樣的人都不會無聊嗎?
朋友大家也都在工作也沒人可以聊天更別說去玩~
天天這樣晃不無聊嗎?

內向的人本來就不擅長和別人聊天,所以不會因沒人可以聊天而感覺無聊。
反倒可能因不需要和別人交際應酬而感到輕鬆自在。

by 一個逃避人際關係,喜歡躲在自己的世界中過活的人
有些歷史上有紀錄的奇才,行為上也是不近乎常情的,
否定他們的聲音,也不少。

悠遊於自己世界的人,人生不見得就是黑白、枯燥的,
只是旁人,常看不到他們心中的精采。

膚淺,膚淺......誰膚淺?
不成熟,不成熟......誰不成熟?

......

不早了,喝豆漿去
敬愛老先覺,討厭老油條;寧做真小人,不當偽君子。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