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種東西可以引起海嘯:一種是地震另一種是突然有很大塊的東西掉進海浬台灣海峽出現地震的機會應該不高可是如果福建岸邊突然有很大的土方掉落.那有可能引起海嘯國外就曾經出現過類似情形只是以福建的地形與他沿海的深度.可能性不高就是了基本上應該還是東岸與基隆碰到海嘯的機會比較大吧東岸有深海溝保護而基隆是曾經被海嘯入侵過.有前例的
卡比熊 wrote:沒聽過台灣海峽有地震...(恕刪) 民國三十二年中部發生清水大地震死傷甚多如果你有機會經過台中港你可以在梧棲問一下有個地藏王菩薩廟那兒有個靈骨塔也放了一些當時的人的骨灰據當地老一輩的說現在的臨港路當時是沙灘那時罹難者屍體就放在那邊
台北市最怕的是翡翠水庫跟石門水庫不保啦!!除非地震震央在台北市...會有比較大的疑慮...大台北斷層也不少~~聯外橋樑才是真正的重點....成為孤島的機率大一點..台灣的腦神經中樞跟其他地方斷了聯結就比較嚴重了..台北地質應該很容易造成液化現象....大有為的政府應該考慮把台灣政治跟經濟中心分開...衝擊和損失會相對較小.....
nickhus wrote:民國三十二年中部發生清水大地震死傷甚多如果你有機會經過台中港你可以在梧棲問一下有個地藏王菩薩廟那兒有個靈骨塔也放了一些當時的人的骨灰據當地老一輩的說現在的臨港路當時是沙灘那時罹難者屍體就放在那邊 清水的地震是在本島還是在台灣海峽當中?????
各位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 "康熙台北湖";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有記載:(五月)初二日,余與顧君暨僕役平頭共乘海舶,由淡水港入。前望兩山夾處,曰甘答門,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涘。行十許里,有茅廬凡二十間,皆依山面湖,在茂草中,張大為余築也。張大云:﹁此地高山四繞,周廣百餘里,中為平原,惟一溪流水,麻少翁三社,緣溪而居。甲戌 四月,地動不休,番人怖恐,相率徙去,俄陷為巨浸,距今不三年耳。﹂指淺處猶有竹樹梢出水面,三社舊址可識。滄桑之變,信有之乎?大約在1694年,臺北盆地於該年曾經發生規模7.0 的大地震,使盆地一部份地曾發生五公尺以下的陷落現象;當時關渡以內海水入侵,形成鹹水湖,稱為「康熙臺北湖」。此時湖水不淺,應與今日的十公尺等高線同高,面積約有150 平方公里。湖的中心大約在今三重、蘆洲地區;由於板橋、三重的沖積面積不斷擴大,大湖才逐漸轉變為大河。在乾隆到嘉慶年間,因新莊受到淤積影響,水量漸退。臺北大湖自康熙年間形成後到嘉慶十四年淤塞,歷時約一百年,禍首推估是金山斷層或是新店斷層。所以台北不是沒有沉陷的可能,要是再來一次康熙年間的大地震,不只水淹台北,核一與核二也會跟著一起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