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後起修 wrote:
我用速讀看花1分鐘看完了
簡單講~台灣把學生教導成複製者旦無法成為發明家!!!
盜版成為代工但永遠無法成為賈伯斯或比爾蓋茲...(恕刪)
原文應該不是這個意思。
台灣高等教育的問題是因為過於重視論文而輕視了其他更根本的東西。
大學要應付評鑑,教授要升等,所以需要大量的國際期刊論文
=>因為要論文發表在國際期刊,不能做人家已經商用、量產的東西,只能搞些新奇的東西
=>雖然做出很多論文,但實用價值很低,也沒啥人去看去引用
=>產學嚴重脫節,雖然投資了很多人力物力去衝高論文數,但對產業進步幫助不大
更嚴重的是因為過度注重研究而輕忽教學。不少教授是很好的論文寫手,但完全不是教書的料;另一類重視教學的教授,沒辦法投入足夠心力去做研究產出論文,在學術圈內就越來越混不下去,很多對學生很有影響力的教師就因此主動或被動離開教職,我想這才是對國家未來最重大的損失。
金門大學加入高教體系才半年,原作者可能還沒充分體會到高教體系評鑑綿綿無絕期的可怕。基本上現在在教育圈內的人都還不笨,但教育部用評鑑這個緊箍咒一框,所有的學校、教授除了乖乖生論文以外,難道還有他法?政大的周祝瑛教授去年已經發起了「反對獨尊SSCI、SCI 等指標 找回大學求是精神連署」,有很多望重士林的學者都加入了連署,可是教育部與其外圍的評鑑組織卻依然如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