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phill wrote:
會像希臘、冰島一樣,陷入國家債務風暴,不得翻身。
建議多研究一下相關議題。
希臘是公務員福利過優,加上產業沒競爭力,政府透支引發危機。南歐各國都是因為在歐盟的成立下,產業完全不敵西歐和北歐,造成債務愈來愈龐大,本來就會出問題。
冰島是右派政府放任金融業大玩高槓桿,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引發龐大連鎖效應,導致私有金融體系瓦解。冰島的龐大退休基金可以完全解決後續問題,包括償還任何債務。
冰島的財富分配均勻程度是全球前五名的,根本沒有M型化。
冰島的國債負擔比美國和許多西方國家還輕微。
台灣的問題,當然是自己造成的,人人都有責任,不然選票是假的嗎?
台灣的問題,由三個步驟引起。
一、70年代的房市熱潮導致放貸率劇幅攀升,埋下未來通貨緊縮的禍因。
二、90年代發展三角貿易,加上促產條例的優惠措施,貿易果實沒分享給內需。2000年過後,僅管新政府上任,還是無法抵抗潮流。
三、2008年利率過低,房價直線上升,同時三角貿易加劇,讓放貸率過高的副作用全顯現出來。
副作用的機制就是鈔票被吸回銀行,引發嚴重通貨緊縮,中小企業賺不到錢,大眾工時增加但薪資下滑。
台灣上層從沒有人想過深耕這個社會,包括央行沒有透過利率管控來壓制房價。
壓制房價,奢侈稅沒有作用,過了幾個月之後,房價還是會回升,只要利率還是這麼低。
壓房價只有三種方法可行:
1、第二套非自用住宅課100%以上的交易稅,並按屋數累進。
2、學德國,拱抬房價直接判刑坐牢。
3、提升利率嚴格控管,直接戳破泡沫。
引發台灣通縮的關鍵因素其實是傳統家庭觀念,「成家必買房」的風氣反倒成為富人進行財富集中的龐大動力。和日本完全走入相同的發展模式,只差在台灣有外表風光,但體質極虛的三角貿易。
別在說什麼以前台灣錢淹腳目了,當時的狀況是在外銷產業能維持內需的情況下,傳統觀念加上社會的唯錢是論,造成非常離譜的放貸現象,造成今日的衰敗,目前台灣的放貸率已經位居全球之首了。
我是七年級後段的,我認為世代是愈來愈好的,社會學跨國研究早就指出愈年輕的一代,觀念是愈來愈好的,傳統觀念會愈來愈弱,很多M形化的動力會慢慢被愈來愈開放的風氣削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