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差不多於1985年時達到高峰期,當時《Japan as No.1》的書籍剛出版,撰寫書籍者為一位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各大報紙紛紛發表社論,有的充滿畏懼,有的充滿憤怒。也就在那一年日本為了平衡對美貿易順差,壓力下簽署「廣場協議」;之後美歐聯手拉抬日圓,漲幅近三分之一,吃掉了日本大半外匯,日本正式進入泡沫經濟時代,也終結戰後最大繁榮期。現在事後看來,日本人真是癡傻!1988年還高興地抱著現金買下洛克斐勒大廈,甚至打主意入主紐約地標「World Center」。 「歐元之父」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孟代爾去年9月接受香港鳳凰衛視專訪,明白點出當年「日本人做了愚蠢的決定」;日本從此經濟消失20年;前10年泡沫經濟留下壞帳,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Japan No.1」正式結束神話;後10年經濟停滯,只靠出口微成長。
這是我從某個文章看到的
應該是這個原因所造成吧
sun16888 wrote:
財富都在老年人手上,相對這些人理財保守....就是不花錢
年輕人賺不倒錢,又不太容易在保守社會出頭.....白手起家不易
整個國家是有錢的(在老人手上),但經濟卻是停滯的....年輕人出頭不易,乾脆就擺爛過一生
台灣很快就這樣了...
年輕人一年賺22000元x13月,x不到30萬......要怎麼養家
退休公務員光領18%,一年就36萬,還不包括其他收入...
辛辛苦苦做一年賺不到30萬,看著別人整天遊山玩水戰酒店卻領是自己的好幾倍
情何以堪,...(恕刪)
+1...........
還有長年的對外援助,這也是很可怕的數字!
為刺激景氣投入過多的公共投資,結果造就了比台灣的蚊子館更可怕n倍的浪費!
泡沫經濟後生產事業漸漸外移,無法轉業的就業人口很多就變成失業人口,南韓跟大陸的崛起,也讓日本的產業
優勢流失!
日本有很優秀的行政官僚,但是有最爛的世襲政閥,爛的程度可比國內的藍綠兩黨!
日本人的個性很神經質的,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縮回去,偏偏政壇上又沒有像樣的領頭羊,要日本人大鳴大放比
登天還難(否則NHK這幾年幹嘛老是拍一些近代史的大河劇如"坂上之雲" "龍馬傳"等)!
話說日本種種的缺點,台灣也開始跟進而且還有後來居上的態勢,優點卻一個也沒學到(例如鋪馬路)...............
jedijack wrote:
沒有競爭力就只能吃老...(恕刪)
說年輕人沒競爭!
公務員就有競爭力!
真是個天大的笑話!
人家日本從二戰的廢墟站起來花不到20年,
就算歷經20年衰退,依舊是東亞最優。
台灣好歹二戰前生活水準僅次於日本,當年的香港、新加坡根本不用放在眼裡(更遑論南韓)
我們優秀的18%公務員搞了半世紀,馬路連東南亞國家都還不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