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本身就是在拉拉山上種&賣水蜜桃的
他說最常看到的現象
就是一堆不肖商人從梨山載水蜜桃去冒充拉拉山的桃子
為什麼呢?
因為整個拉拉山就那麼丁點大,能種出多少水蜜桃啊!
當然從便宜且產量大的地方直接『補貨』囉
另外,今年不曉得是什麼原因,可能是受天候影響
全拉拉山的水蜜桃產量都銳減
我爹的果園今年只產了幾百粒
扣掉賣相不好的
就只剩二、三十盒的量而已,完全沒辦法賣
一整年的辛苦都報銷了
看得有點心痛,不過也無可奈何

至於水蜜桃樹會不會影響水土保持的問題...
我想有復興鄉農會在輔導,應該是沒影響吧
順便告訴大家一個常識...
拉拉山的水蜜桃,越晚生的越甜喔
最後提醒要上山買桃子的夥伴們~
今年假冒的拉拉山水蜜桃會有很多很多
老闆讓你試吃的很甜的那顆,不一定會跟他賣給你的同一批

要是買到不好吃的,八成是從外地運來的,挑選時要小心
(還是自己從樹上摘的比較保險啦)
附上去年拍的相片(今年的沒得拍),讓夥伴們解解嚵:

不過想順便提醒一下會在仁愛鄉買水蜜桃的
(就是霧社、清境農場、合歡山、廬山等地)
今年梅雨季雨下得太多了
所以水蜜桃產量少,就算有也沒去年的好
而且像清境那種地方遊客那麼多
一天哪有辦法拔那麼多水蜜桃賣
所以有很多水蜜桃都是進口水蜜桃,不是真的仁愛鄉的水蜜桃
我想拉拉山那邊應該有一樣的情況
可以往上游至新竹,也可下通大溪,可以說是所謂的『軍事要地』,可以瞭望敵人來犯的方向。
今年拉拉山水蜜桃真的不多(其實本來就沒種那麼多),
加上五六月下雨下太多,所以產量銳減,現在買得到的,應該就不知道是哪裡來的了。
這種情況文旦也有,花蓮舞鶴種的,常常被當作麻豆文旦在賣。
至於高山農業,小弟自己是作有關於原住民部落產業轉型的研究。
之前因為七二水災,所以有制訂了國土復育條例,
限定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區禁止農耕,除非經過中央主管機關的同意。
對於高山農業的利弊辯證尚未結束,只能說,應該要反對的是對於土地的超限利用,而非是完全禁止或抵制。所謂超限利用,就是讓土地超出了它的承載量,像是拉拉山稜線上面一棟棟越長越高的樓即是。
畢竟如果對於高山產業的完全禁止,則要那些世居於該地的原住民回山上打獵,或者是全部通通離鄉背井到山下討生活,也未免太不近情理。
我想對於保育環境,高山觀光的殺傷力絕對比高山農業來得大,清境農場就是一例(可以參閱天下雜誌278期)。或許在抵制高山農業之餘,也順便抵制一下不合法的高山觀光 XD
例如到墾丁,走省道的時候會看到路邊一堆賣蓮霧或芒果的,
之前也會嘴饞想說買一些回家吃,
試吃的時候都不錯,真的買回家,靠 ..箱子底部墊碎紙,算一算沒幾顆,
而且超過一半都快壞了.....
還有經過台中往潭子北屯路那一段也一堆賣荔枝的,
之前買一斤120的糯米荔枝,子小又甜,買回家50%的機率子超大顆的又太熟,
到黃昏市場買3斤100又比他那個好吃.....
還有南投3省道上賣鳳梨的,
賣的又不甜又貴,不如到草屯街上的市場買的,
切好的1顆50,連心都很細又超甜....
所以後來都學聰明了,不要到當地的路邊或省道邊買,
要就到當地的市場或黃昏市場買,更便宜更好吃......
路邊專門賣觀光客的,又貴品質又不好 ......
PS:之前到大湖買草莓,也是到農產合作中心買,
品質好又便宜,又不用自己摘的要死要活,又怕農藥殘留 .....
eurowings wrote:
水果的甜度分析很早之前就有了,台灣水蜜桃,梨子等水果也都有類似的等級分析(管理相關水果的爸爸說得),只是一般消費者很少知道相關資訊
桃園縣拉拉山水蜜桃官方網站
有基本的保障,不甜或是有運送造成損害,農家會幫你換一盒新的.
上個月訂了三盒來吃,真是超爽快的,

女友後來在路邊買的跟本就不好吃.
不過今年已經停止了,明年請早.
魔海之深.如來誓盡.蘭若之韻.蓮華聖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