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內閣制,簡單來說就是各部會首長,都必須要具有國會議員身分的人擔任,
內閣總理大臣的身份等同於行政院長,而國會依然有國會議長(台─立法院長),
而擔任內閣總理大臣,則由國會議員席次過半數的政黨或是執政聯盟的黨魁來擔任,
所以,內閣總理大臣必須先取得多數黨的黨魁的身分,再由日本天皇來任命。
至於官房長官,他的身分類似於台灣的行政院秘書長(維基說官房長官類似副首相,
但個人認為內閣官房負責處理內閣會議事項、內閣的庶務,以及對各部門的施政作
出綜合調整,所以個人認為比較像秘書長的職務,不過官房長官可以擔任備位首相,
只有這一點才像是副首相),在劇中有交代官房長官不一定需要具備國會議員身分,
只有代理總理才需要具備國會議員身份(方生議員在總理病倒時擔任代理總理),而
特別輔助官應該類似機要人員,所以在任用上總理有相對的人事權。(就像台灣所
有的行政首長大從總統,小至鄉長都有機要人員任用的人事運用權)
FLY224 wrote:
所以日本首相的地位就等於台灣的總統!.....(恕刪)
名義上是如此,但實際上差很多
因為日本政治影響最深的是在背後操作的一些政壇大老!!!!!!!!!!
有點像是海賊王裡的"五老星"!!!!!
這些大老操作政治的走向,但又很聰明的不站在第一線
因為可以不受民意監督,也可以規避責任~~~~

他們所擁有的實力與財力是無法想像的
基本上,只要國會議員席次沒意外,首相的人選通常是他們決定的(去年就是因為議員席次才打斷多年來自民黨的壟斷)
一般而言都是黨魁做總理,所以選一個會聽他們話的黨魁就很重要
雖然日本總理握有實權,但還是要遵照黨(大老)的意向而走
基本上自己有理想可以,但請先和那些大老溝通~~~~~

總理施政萬一不合民意或是違反黨內主流意見(大老)時,通常就會辭職不幹
最近日本總理動不動就辭職也是這些因素
雖然台灣總統也是有政黨的包袱
但畢竟他握有行政資源和國家預算及人事權,加上又是直接民選出來的
所以權力上就大很多!!!!!!!!!
黨內那些大老頂多是扯扯後腿或是出來打一下嘴砲,不然都是被貢著居多~~~~~~

sewpon wrote:
針對樓主的疑問......(恕刪)
大大好棒

解釋的好清楚喔!!!

結果我下班回來看完Change重播就開始查這些有的沒的
搞得我N1的書又沒看

看來又要去送報名費了

人生は一期一会だ!
生方議員 提醒 朝倉 內閣一定要是國會議員,但是 官房長官 並不一定
所以才會任命 韮澤 擔任 官房長官的
實際上日本法律是不是這樣的規定,因為不熟日文 就不得而知了
在維基百百科上寫的叫 政治任命
前面有網友提到
前總統任命 無公務員身分的 林信義出任經濟部長 帶領著經濟部一大堆公務員
應該先了解 我國的行政公務人員體系 有分兩大類 一是政務官 一是 事務官
以一個部會來講 部長 和政務次長 是 政務官 可能為一個政策負責 或 改組就下台了 相對任命的條件較廣
有時立委也會被選為閣員 (現在常是不分區的機率高一點,因為還可以補)
常務次長大概就是 一般公人務人員依升遷管道往上爬的最頂端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