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王動力 wrote:內湖捷運原本規劃不是..台北市內湖人口不多,才有此變更設計就不得而知.(恕刪) 當時內湖的人口並不多, 是後來:1. 民權大橋開通, 交通變便利.2. 有捷運加持.3. 基隆河截彎取直, 住宅變多.
tetjk wrote:當時內湖的人口並不多...(恕刪) 十年前,內科還叫輕工業區,附近的房子 2x 坪約 3 百多萬,我在那邊上班,還是一堆空地,現在每天上班都要提早1個半小時出門,現在那間房子賣到 8 百多萬了~我住新莊~大部分的大樓,我都是看它平地起高樓的,真的符合一句話,滄海桑田阿~
sony9 wrote:可能當初設計大直、內...(恕刪) 蘆洲終點有個很好笑的地方 就是本來就很荒涼現在一堆人都坐過去 好開心 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內湖線延伸 還不是全部地下化 在裡面很吵 尤其地下段和隧道高架上面兩旁的住家.... 雖然那種車外面聽起來是沒有高運量的軌道摩擦大聲
獅王動力 wrote:內湖捷運原本規劃不是...(恕刪) 跟人口數沒有直接關係...我住東湖.... 那時辦了很多公聽會,改為中運量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康寧路等...路段過於狹窄 (連中運量高架化在移箱涵都可以弄那麼久,真要蓋高運量大概得拆一堆房子撇開徵收所需花的經費,遇到的阻力與時間不談,光是整個工程的完工更遙遙無期)另外就是因為中高運量的爭議拖太久了,搖擺不定,要不然早該通車了,不會拖到南軟,內科,美麗華等...大舉進駐,每天交通大亂的情況下動工.至於有人提到的,可以改道,像不經過康寧路三段,走民權東路啊,比較寬,周邊也沒什麼住戶....問題是捷運就是要用來改善人多的地方的交通的啊.至於後來多繞路經過松山機場這些...不予置評,只要特價持續,我就沒意見.論方便性來說,無論走中運量或是從南港線延伸高運量....對我們來說實在沒什麼差,反正木柵線也不可能砍掉重練,也就是要去木柵線還是要換車.到目前為止,我對於內湖線的怨言只有:1.車站腹地不足,大部分都沒有轉乘停車場,連機車位都不多甚至沒有.2.與捷運重複的公車沒有減班,陸上交通仍然被霸道的公車橫行,而沒有提供小型接駁公車路網,住在山坡型住宅的人只能搭小黃來轉乘.3.帶腳踏車或行李上下車不便,車站與車廂設計還可以更人性化....甚至考量多加掛一節空車廂讓帶行李,腳踏車,嬰兒車的人可以使用也不會阻礙到其他人. 現在車廂內的行李架根本是雞肋. 相信有帶過行李要去松山機場或是轉高鐵的人就知道那種感覺.4.車站沒空調,夏天濕熱難耐,尖峰時間每隔人汗流浹背擠在一起不好受(有當初木柵線的經驗,這個其實可以做得更好).
我在蘆洲住了二十幾年...小時候蘆洲一片都是田......做公車到台北東區要花70分鐘以上....後來長大了一點~騎車到台北東區要45分鐘....現在捷運蓋好了....只要19分鐘........我只能說.... 世界真的變了...........................唸幼稚園的時候,買了一間新房子(還是在蘆洲)....大約五十坪價格約240萬....二十年後的某一天~當地的房仲問我媽阿姨~~~~這間我花800萬~賣給我好不好?......我只能說.....蘆洲真的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