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曾經看過一則報導有提過。火車的山洞是因為火車的車身,寬跟高都不是很大,所以隧道不用挖很大洞。而汽車用的隧道,為符合經濟效益與安全,會做成單向雙線,南北向個自獨立的隧道。汽車用的隧道寬與高都會比火車用的隧道多出很多。以截面積來比較約為3倍×兩條隧道。汽車→單向╭╮ └┘火車→雙向同坑∩以蘇花高經過的地質來說,汽車隧道風險就高太多了。在山裡挖隧道就好比一疊積木。抽出中間的一根積木,那一疊積木不太可能倒。若抽出五、六根積木,那一疊積木倒的可能性就會大增!
今天重新想一想用火車載汽車過蘇花段的構想,發現未嘗不可行:要件為:1.蘇澳與新城間開載運汽車直達列車,1小時內的運程.比自行開車還快.2.汽車進站上下火車就像進停車場停車這麼快速方便.(月台要徹底重新設計),人待在汽車內一起運送.3.火車每15分鐘左右一班.(因為台灣人沒耐心等)4.價格合理.小車每車400元運費如何?國家貼補不足款項.開車走蘇花這一段,油錢+耗損也差不多400元吧!如果符合以上要件,相信很多人都願意讓自己的汽車搭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