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大家沒聽說過「子貢贖人」的故事嗎?道德帝們要摧毀法律?

拔劍四顧心茫然 wrote:
 魯國的法律規定,如果魯國人在外國淪為奴隸,有人出錢把他們贖出來,可以到國庫中報銷贖金。子貢(孔子最有錢的學生)有一次贖了一個在外國淪為奴隸的魯國人,回來後拒絕了國家賠償給他的贖金。孔子說:「端木賜(子貢的名字),你這樣做就不對了。你開了一個壞的先例,從今以後,魯國人就不肯再替淪為奴隸的本國同胞贖身了。你收回國家抵償你的贖金,不會損害你的行為的價值;你不拿國家抵償的贖金,就破壞了魯國的那條代償贖金的好法律。」

..(恕刪)



孔子說的話都是對的......筆記中
阿桐伯沒有在賣藥啦...只會打"嘴砲"
要還就全部還
要a就全部a
想要a的心安理得
就搬出法律來

依法可以a三成
道德是一般的行為準則,法律則是在道德無力約束的狀況下,保衛人身自由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這條法律的精神是鼓勵大家拾金不昧,同時也給拾獲者一些報償,而不是讓人拿來當勒索的工具。
你拿兩千多前魯國的法來評論現在台灣的事,你乾脆拿大陸的法來把貪污犯槍斃算了。
拔劍四顧心茫然 wrote:
道德是社會形成的一種普遍價值觀,你可以用來自律,但用道德去要求別人,才是最不道德的。
舉例舉好一點
子貢開的是"不拿"的先例,影響的是未來大家不願意去贖人
這位女學生開的是"要拿"的首案,影響的是以後每個人撿到東西都要求三成回饋
但卻沒有人敢保證,甚至沒有統計數據說明,有了這三成就能提高失物歸還率

沒有人在用道德去"要求"別人,只是拿來批判,今天那位女學生硬要拿三成也沒人能怎樣

還是要再說一次我的觀察,通常越喜歡將"道德"二字掛在嘴邊的,最喜歡說別人"道德魔人"
彷彿只有自己超然,殊不知自己不過也是用己身的"道德"在看待別人
別老是在那假認真裝理性,比自我感覺良好還糟

chiang:我是很認真的回應,不是在搞笑,有會員想來我當然要告訴他我們的上班時間,免得撲空了會更火
power1912 wrote:
道德是一般的行為準則...(恕刪)


此條法律

也不是給人拿來裝可憐

不替自己的迷糊負責用

都成年人了 不用替自己的行為負責

要求3成 叫花錢買教訓

知道這社會有好人 知道這社會要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國庫拿出來的錢
跟清寒家庭拿出來的錢
感覺差遠了
舉魯國的例子不完全正確
lilith wrote:
道德? 現在考試有再考嗎? 家長有教? 老師敢管嗎? ...(恕刪)

如果一個社會走到一切以法律至高,道德觀感視為無物。

以後小孩也不用甩老子講什麼,反正法律沒規定。
學生天天控訴老師不當管教,就可以不用上課了。法律有這條,不用白不用。

一切用法律來界定就好了。
辛苦的打字,只是為了充實資源回收桶的容量~~
拔劍四顧心茫然 wrote:
  魯國的法律規定,...(恕刪)


那不是屬於外國史嗎?跟台灣人有甚麼關係?
chajas wrote:
舉例舉好一點子貢開的...(恕刪)


個人不認為 妖魔化 拾金不昧的人 是應該的社會與論

此舉一開 全a 機率鐵定大增

想想你做了好事 想要拿報酬拿的心安理得都不行

那大家乾脆全a了當壞人

何必當心安理得的好人!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