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討論]您是迷失品牌中呢?還是便宜就好呢???

3C產品及穿的會買習慣的品牌 嚴重的品牌情節

其他則經濟考量
如吃的 手頭緊就吃路邊 鬆就吃套餐

謝絕貪腐詐騙,,,以上!
其實我也是覺得要看是買什麼樣的東西
3C類的產品一定是要挑名牌的阿
手機不外乎Nokia moto之類
相機也是非Canon Nikon Fuji等等
除了品牌給人的信賴感以外
3C產品研發佔了很重要的比例
而大廠的研發資金一定比小廠多
加上眾多的使用者,買起來比較有保障

但是衣服類的我就覺得不一定要是名牌
就算是名牌也有分等級
穿起來舒服,自己覺得好看,不就可以了嗎

但是有個事情不得不說

在下雖然對衣服飾品類的不太熟,卻對背包有特殊的喜好
總是買了一個又一個的包包
對於包包,我一開始也是買光南兩三百塊一個的
或者夜市一兩百那種,一開始也是背得很開心
因為有的包包雖然便宜但其實還是蠻好看的
但是有很多我買的夜市牌包包,在半年或者一年以後
掉色很嚴重,有的洗過以後會變成黃黃的
有的是脫線,或者拉鍊壞掉

慢慢的發現有牌子的背包還是有可取的地方
前陣子買的平價名牌"Why not"一個包包一千五左右
質感以及耐用程度都比過去買的好很多
自己也買過Jansport,出國旅行背筆記型電腦裝東西都不覺得重
最近入手的吉田porter包更是要五張小朋友
耐用程度跟以往的廉價包包根本不能比
比起買了很多個廉價包包,現在的我比較傾向買一個實用一點的

當然這種東西也要看性價比的了
像是Dunhill LV Gucci這類的高級包包
還是學生的我還是別太奢侈吧
https://www.instagram.com/eyes1215/
其實在買東西時,我會抱持著惜物的想法

買一件好的衣服或東西,真的可以用比較久
但是我也不會買太貴的東西

重點是你買的東西你要喜歡

Timberland是我最愛的品牌

踢不濫
"預算"跟"慾望"最重要,
看個人如何取捨,
小弟回顧了一下這幾年買東西的歷史,
好像自己還是以預算為主。

朝百萬元存款邁進中...
一直有一個感覺...

小錢是存來的
大錢是賺來的

至於多少是大錢 多少又是小錢...
自由心證啦~

工作也四五年了
高中曾經在奧美寫文案
但也只是打打零工 錢拿了就花光

後來的工作
讓我曾有三百多萬存款;
但花掉的更多(光買衣服就花了快一百萬.... 在台灣開快 又老是撞車)
借人(根本就是送人?!)的數目難以想像
再加上之前
低能地去當保人(保人的 “保“怎麼寫? 人呆~)
零零總總加起來
都超過一千萬了
醬算起來 反而還賠錢....

存款這東西.....有一些就好了 我不求多

猶太人,
全世界最會賺錢的民族
我也是在這民族的公司文化下受薰陶 教育
看看這張圖就知道
猶太人金融勢力有多大.....
在這民族的金錢價值觀中
他們相信
“這輩子花掉的錢(不是借錢 也不是刷卡; 一定要自己掙的)才是你這輩子真正賺到的“


曾經有人這麼告訴過我:

名車買的是感覺, 是感動, 是對自我的證明, 是夢

明明有 10億
心中熱愛 BMW,
卻為了旁人眼光 還是開 Toyota
實在不覺得這是個好決定

愛車人還是會將 BMW做為人生的里程碑
即便 Lexus 比它好

然而 BMW的價值
勝出並非完全在於其機械結構;
Jil Sander 羊毛大衣一件十五萬八千; 也不會比一件一千多的外套 保暖一百倍
其價值在於
讓自身更具自信 更加快樂
進而感覺人生越加美好

車子 是浪漫的產物
畢竟養車是較貴的 比不上大眾運輸工具
買車通常是為了
自我私密空間, 方便, 讓家人感覺更舒適, 讓家人(或情人?!)彼此能有更多獨處(亂搞)時間....
更甚 個性化, 彰顯身分品味, 盡情享受速度 操控, 受人稱羨

這些價值
總的來說
或許只是虛榮
又或許難以量化
故此, 容易被忽視 省略

夢想
所遇到的 最大阻礙
通常是 經濟條件;
當 經濟條件成了問題
此時 理性便大過於感性

我相信
理性所能帶來的快樂 是無法勝過感性的
一輛 C/P值最高 品質最穩定 最不容易壞 壞了要修也便宜的車
仍難以替代
腦海中 那朝思暮想的倩影

聰明的決定 不一定能帶來快樂
因為
快樂是來自於 慾望被滿足
而非去 妥協人生的夢
在於 滿足欲望; 絕非逐金

滿足欲望 本該是快樂的
或許過程痛苦

然而 錯誤的

將那 過程的痛苦 扭曲了慾望單純本質
Apple..... 求求妳不要一直出新的.... 花錢買機器不是問題 問題是沒錢買房子放新機器ㄚ~
普通領薪的人
大錢應該都是存來的吧
只懂賺跟花
不懂存
錢怎麼留的住呢?
我不會迷信品牌.
對於消耗品, 我會買便宜一點的.
至於可以使用很久的東西(10年以上), 我會選擇高品質的.
個人覺得是不是名牌不是最大重點,但名牌多半比較有保障.
我個人比較在意品質,但仍要看買哪種東西再來考慮...
一般家用品只要選擇品質不錯的即可,沒必要非要用LV等名牌,
畢竟就是賣品牌,品質固然好,但付出的金錢多半是品牌價值...
至於前面有人提到的車子,因為我首重安全性,所以屬於寧可負擔較
高的養車成本去買開了10年的舊BENZ,也不會買全新日本車的人,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念........
標題下的有偏見...品牌就是迷失嗎?

我一直都是習慣用便宜貨, 堪用即可...
不過穿過Merrell的蠶寶寶鞋之後,
開始相信貴的牌子是有他的道理,
現在要換鞋都還是會看看Merrell,
還有Hedgren的包包,
用過之後下一個還是會想找Hedgren的...

不過再往上的價位我還沒想嘗試就是了, 賺的不夠多...:p

買3C的東西就會有選品牌的傾向,
服飾就隨便,看了喜歡,便宜就行
車子也要有品牌...目前只夢阿...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