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祖統紀(第三十三卷)
宋景定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法門光顯志第十六
-----------------------------------------------------
原文如下:
舍利塔 佛入滅。帝釋於善見大城起四塔。城東照明園髮塔。城南初澁園衣塔。城西歡喜園鉢塔。城北駕御園牙塔名忉利四塔。又迦維衛國生處塔。摩竭提成道塔。波羅柰鹿野轉法輪塔。拘尸那城雙樹間涅槃塔。謂之人中四塔(增一阿含)。佛滅度後百年。阿育王取佛舍利。夜役鬼神碎七寶末造八萬四千塔。尊者耶舍舒指放光。八萬四千道。令羽飛鬼各隨一光盡處安立一塔。於一日中遍贍部界。在震旦國者一十九所(阿育王傳一十九塔可知者有五處。洛陽白馬寺東聖冡。建康長干寺塔。四明阿育王塔。臨淄成都。並有阿育王塔。劉薩訶於夢中聞觀音說)。
上面那段原文是歷史文獻記載的
尤其是紅色字那一段
有提到"建康長干寺塔"
然而
2008年4月
在江蘇南京的"大報恩寺"(前名:長干寺)的遺址地宮之下
發現的"七寶阿育王塔"
與歷史記載的吻合
而且各位有沒有看到
紅字的最後一句"劉薩訶於夢中聞觀音說"
這句話很耐人尋味
先跟各位說明"劉薩訶"這個人是誰!?
就是宋朝高僧之一的"慧達法師"出家前的俗名
然而長干寺的佛塔遺址是在08年出土的
那麼其它四處
是否已經被發掘出土
就不得而知了
搞不好可以從這方向去探索看看
小弟特別去查了一些資料
沒有甚麼用意
只是比對一下史書記載和現實是否一致
韓愈
諫迎佛骨表

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漢時始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昔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
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
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
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其後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
武丁在位五十年,書史不言其壽,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周文王年九十七歲,武王年九十三歲,
穆王在位百年。此時佛法亦未至中國,非因事佛而致此也。
漢明帝時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後亂亡相繼,運祚不長。宋、齊、梁、陳、元魏已下,
事佛漸謹,年代尤促。唯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後三度捨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用牲牢,晝日一食,
止於菜果。其後竟為侯景所逼,餓死台城,國亦尋滅。事佛求福,乃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禪,則議除之。當時群臣識見不遠,不能深究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闡聖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嘗恨焉!伏惟皇帝陛下,神聖英武,數千百年以來未有倫比。即位之初,即不許度人為僧尼、道士,
又不許別立寺觀。臣當時以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
今縱未能即行,豈可恣之轉令盛也!今聞陛下令群僧迎佛骨於鳳翔,禦樓以觀,舁入大內,令諸寺遞迎供養。
臣雖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豐人樂,徇人之心,為京都士庶設詭異之觀、
戲玩之具耳。安有聖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難曉,苟見陛下如此,將謂真心信佛。
皆雲天子大聖,猶一心敬信;百姓微賤,於佛豈合惜身命。所以灼頂燔指,百十為群,解衣散錢,自朝至暮。
轉相仿效,唯恐後時,老幼奔波,棄其生業。若不即加禁遏,更曆諸寺,必有斷臂臠身以為供養者。傷風敗俗,
傳笑四方,非細事也。
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行,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假如其身尚在,奉其國命,來朝京師,陛下容而接之,不過宣政一見,禮賓一設,賜衣一襲,衛而出之於境,
不令惑於眾也。況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穢之餘,豈宜以入宮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古之諸侯,行吊于國,尚令巫祝先以桃膨,祓除不祥,然後進弔。
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巫祝不先,桃膨不用,群臣不言其非,禦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聖人之所作為,
出於尋常萬萬也,豈不盛哉!豈不快哉!
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鑒臨,臣不怨悔。無任感激懇悃之至。
謹奉表以聞,臣某誠惶誠恐。
鷹有時飛得比雞還低,可是雞卻永遠不能飛得像鷹這樣高
小弟跟許多人一樣也是很喜歡三國歷史
但可不是所有的三國正史記載大家都曉得的
有些還得從佛教典籍裡面才能找到
下面這段就是有關三國的一段歷史公案
出處:
釋門正統(第三卷)
宋朝 良渚沙門 宗鑑 集
塔廟志
又三國之初。吳人未信釋典。天竺沙門康僧會始入吳地。締搆行道。孫權以為矯異。誣俗攝會。讓曰。佛有何靈。爾獨改形。會曰。佛身雖滅。遺骨舍利應現無方。外國先王建塔八萬四千。表遺化也。權謂。紿己。俾祈舍利。嚴憲緩期至三七日。會徒將死。舍利乃降。鏗然盤中。上燭虹霓。吳之君臣。相顧而悅曰。至哉。奇瑞也。始立建初寺。仍呼其地為佛陀里。時赤烏十年也。
這是其中一則跟舍利有關的歷史記載
大家看看就好:)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