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ystem wrote:想太多,武士精神.....(恕刪) 此兄所言甚是~~政客與政治家不同之處就在於有沒有一個長遠而雄偉藍圖,政客不過是為了一已之利,上台對他們而言只是有了制定規則的權利,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或者把事情搞砸了,一句辭職就所有事都不關自己了,而從沒想過如果去解決問題,所以經常聽說這個部長因什麼辭職了,那個部長因責任辭職了,這些問題都留給下一任了,看起來這些人如同殺人後跑路一樣...說白了,犧牲了一個職位,以辭職來推卸到責任,保住了集團的利益,下面的不多說大家應該都明白的
應該說是「內閣制」的國家,其首相本來就沒有很穩定的任期可言「首相」的性質,比較類似我們的行政院長,而不是總統但比起另一個內閣制的國家英國,日本算是更不穩定的~~但若是「總統制」的國家,大多會穩定地做完任期即便是任期未到之前,做得很爛、或是涉嫌有貪汙的醜聞,多數都還是會厚著臉皮做完任期 也要等到下一次的總統大選才能用選票來趕下台所以總統制的國家,其總統要中途就引咎下台的,很少很少
日本的官僚體制下,首相或閣員的更換是難以產生太大的影響力的,因為制定政策及實際運作還是操握在中層的官僚體系內,而這一批人是不會變動的,因此長期的政策基本上已經是固定好的,新的首相或閣揆也難以轉變這些由中下層幕僚單位所提出的政策。其次,日本的政治獻金幾乎是公開的秘密,每個政治人物的背後都有財閥或團體的政治獻金,並且,這些資料可能都掌握在某些關鍵人物手中,只要適當時機,就會被引爆,去年此時呼聲最高的小澤,就是被政治獻金案給逼下台的,鳩山一上台,有關的政治獻金案似乎也跟著引爆,實在講,兩年前木村主演的日劇,很接近日本政治事實的描述。此外,日本的議員類似世襲制度,家族不斷的推派成員延續政治生命,當然與財閥間的穩固關係也會不斷延續,因此,講關係,才是日本社會中隱含但不被表露的運作規則。首相是由議員推選出來的一種形象代表,實際操握者是誰,很難說,鳩山要拉小澤一起下台,應該就是新的操盤者要出現了。
m112211 wrote:拿日本80年代泡沫經濟時來比當然慘不過拿日本下面那個小島領22k就很爽的島民來比不知道誰慘 在平均國民所得3萬美元的表象下台灣人大概很難想像日本人的慘狀一般日本大學畢業生起薪大概是20萬日圓(年薪240萬), 以當地的物價水準, 相當於台灣2.8萬台幣而台灣人掛在嘴邊的22K, 日本人也有類似的數字, 年薪200萬日圓日本有多少人領這個數字的薪水?根據日本厚生省的調查, 2005年日本勞動階級有546萬860人薪水低於這個數字以日本有3271萬名勞工來算, 大概有1/6的日本勞工拿的是相當於台灣22K的薪水35歲以下的勞動者, 更是有超過1/4年薪不到200萬日圓日本薪水是很兩極化的, 如果當不上正式員工, 拿的薪水往往只有正式員工的一半而在2009年的調查, 日本派遣人員就有六百萬, 佔勞工總數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