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ble home price will lead more parents terminate the desire to have babies.......北七社社長 wrote:生的愈多.房價可以拉...(恕刪)
看完官網說明內一大堆的冠冕堂皇的內容,其實一切是選舉考量,真的別想太多了!以台北市政府現有的兒童福利政策不管是生育、醫療、教育,新生兒或幼童的父母或其監護人都必須先取得可以投票的權利才行,所以不是你舉家遷入台北市的管轄範圍就可以馬上享有這些福利喔!政府評估花在未來主人翁身上的一分一毫,都會跟父母的選票有關係,這種政客的手挽看多了也會覺得煩,所以我們家小朋友只有打過國家版本的免費預防針,其餘的一律自費報稅時再來列舉就好了,每到選舉就會跑出來的政策,看看就好了!生小孩都靠自己來了,養小孩也靠自己比較實在啦!
無想轉生 wrote:我家不符申請資格~~...(恕刪) 台灣就是被您們這些有錢人搞挎的唄!~依據此標準,一個雙薪小家庭,在沒有撫養任何人的情況下,夫妻兩人年所得在161萬4,000元以下者(99年度起,兩人年所得在165萬4,000元以下者),就符合領取育兒津貼資格。
that's impossible to improve road condition here to be flat............TW wants to be world Rally 2!casper31912345 wrote:個人是覺得把路鋪平應...(恕刪)
貧富差距變大...城鄉差距變大...現在不只是窮人感覺不公平而已,就連一向打拼認命的中產階級,也要開始覺得這個社會好不公平!這方案的30億預算,現在聽起來是以地方稅收支應沒錯,但是好市長自己也說了,不足的由ECFA所增加的稅收來籌措...也就是說,經費來自哪裡還沒個準呢。他說:「我知道不會有人只為了『兩萬元』的生育津貼,就願意生小孩。所以『助你好孕』整套的規劃,包含了從生育、養育、教育到職場環境等多個環節。除了每胎兩萬元的生育津貼之外,小朋友從出生到五歲之前,家長每個月都還可以領取2500元的育兒津貼。而等小朋友逐漸長大、年滿五歲之後,就讀幼稚園或托兒所,還可以享受學費減免的照顧。目前,許多年輕的夫婦都是自組小家庭,在臺北市立足打拼。在有了小孩之後,如果只靠夫妻倆的力量獨自生養,職場、家庭兩頭忙,幾乎連一點喘息空間都沒有了。」以上如果是江宜樺說的該有多好,大家也就不會那麼生氣了。最令人不爽的是,還很高調的宣布:〝臺北市將《率先全國》,提前在今年9月1號,也就是明天(1號)開始,比中央提前一年實施「五歲學童免學費補助」〞台北市比其他縣市有錢是應該的,把其他縣市比下去就在那邊得意,郝市長似乎忘了台北市是首都,把自己拿來跟其他二、三級縣市比就滿足了,怎麼不去跟其他國家的首都比?作為台灣人民,看到這麼不大器的首都首長也真令人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