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創造高雄捷運搭乘人氣的想法

jinfuwu wrote:
先把機車逼出騎樓,違者強力取締
再把機車逼出人行道,只留一兩個小凹洞讓你停
最後連機車路邊停車格也要收費..(恕刪)


好熟悉的招數,是不是在哪有用過了

個人到市覺得 第一點 路線就規劃的不好了
雖然紅橘兩線剛好市垂直跟水平最大最熱鬧的兩條路 但延路上有多少公司聚集?
尤其是大寮到西子灣這線, 如果改經過大發工業區,林園工業區,最後到大林 這樣至少可以吸收一些上班族
至於票價高 這是真的 雖然北捷一開始 從火車站到淡水也要80,但客運只要45,所以後來一路降,當然就可以取代客運
不過 台北有很多外地人,相對於其他縣市 的確條件也不一樣
樓主想太多+1

實例,高雄某工業區想與高捷合作,欲以保證e通卡申買張數可達幾千張的方式,希望能再以先前e通卡剛推出時的優惠作業,想不到高捷回覆現已虧損,在以優惠價販售e通卡會造成虧損擴大....所以拒絕了~~

除了賣卡的第一次降價外,將來也會讓購買民眾有更高的捷運使用意願也不會去想.這種連到嘴的肉也不會吃的企業,我只覺得不虧損才有鬼~~


另外,高捷口口聲聲說票價計價方式與北捷一樣以距離計算.....更是令人不知道如何形容僵化的程度...

人家台北都會區範圍這麼大,雖然一樣是坐3公里,但已經經過多少商業區,人口稠密區,也分了不少站,回觀高雄,整個高雄市是細長型的,要不是巨蛋,漢神百貨或是將來的三越左營店等等,一般所謂的都會區由北往南還是得要過了高雄火車站才算是比較密集的人口商業區,那北捷我坐三公里的票價已經可以逛街購物了,可是很多高雄人得要坐7~10公里的捷運才能到,那這價錢我騎摩托車划算多了不是嗎?難怪幾乎每個高雄人都嫌票價貴....

我是不了解實際路線
但看電視介紹都是經過一些觀光消費的區域
試問捷運不就是給一般通勤族的交通工具嗎?
光這點就注定要了錢
台中這條也是
沒完善前要賺錢很難
教育民眾也很重要
tommycheng wrote:
直接開放機車進捷運,捷運入口設斜坡讓機車直接騎上騎下...(恕刪)


地下化的空間應該很快就不能呼吸了
而且..可以騎進捷運去..
那應該都已經騎到目的地了吧..
itshow wrote:
昨天看了公視的獨立特...(恕刪)


沒哪卡艙,吃那洩藥.................

公車系統很爛..................坐公車還會做到迷路。
但不可讚賞的現在環狀是不錯,早這樣處理....不是很好嗎?

人口沒那麼多還是拼命蓋........。連我下鄉種田的都知道的道理。

除非,所有路邊都畫線收費,1H50元起.........摩托車1次100元..........但是會被飆死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itshow wrote:
昨天看了公視的獨立特...(恕刪)


最主要還是路網不足,降低了搭乘意願

其他包含了停車方便,道路寬廣,易達性比捷運高
最根本的問題, 就是大眾運輸不夠便利

捷運路線不夠廣, 公車班次太少, 連動物園這種熱門路線, 也要等到天荒地老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恭喜發財 wrote:
我是不了解實際路線
但看電視介紹都是經過一些觀光消費的區域
試問捷運不就是給一般通勤族的交通工具嗎?
光這點就注定要了錢
台中這條也是
沒完善前要賺錢很難中正路更差
教育民眾也很重要


很多人都說高捷的路線規劃很不好
沒有經過商業區
說實話 高雄哪邊有密集的商業區??
好像都沒有
我反而覺得現在的路線算是比較好的路線了
中正博愛路穿高雄南北
不是蓋在中正博愛路 那南北向是要蓋哪一條??
民族?中華??這二條路的商業機能應該比中正路更不好
東西向的橘線要蓋哪邊 才會比現在的橘線還要好很多?很多人來搭??
我想這也是供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狀況



officee wrote:


+1
或許,你去住高雄3個月...(恕刪)



我是活在高雄,我知道機車的方便性大眾運輸是取代不了的,

就算捷運免費,公車系統完備,我還是不會搭乘,

所以我發這篇的出發點是在於如何增加其他誘因,使人想搭乘捷運,

試想,當已經確定要買某樣東西,我坐捷運去消費可以比騎機車去消費省錢,

而這個省下來的錢可以促成搭乘捷運動機時,我就會搭乘。







wafture wrote:
很多人都說高捷的路線...(恕刪)


我文中沒中正路啊
高雄我不熟
我住台中啊!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