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Yamaha Vino還是SYM Mio?


d120000 wrote:
只要好好保養,定期換油,定期保養車輛
那些什麼燒汽門、區軸掛掉、縮缸、發不動、輕催熄火、漏油、、、
那種事只會發生在改裝車上.....


理論上來說是這樣沒錯啦,理論上....

YAMAHA出包的機率其實也不小,我身邊有很多都是YAMAHA的車主,出過的狀況可以說是嘆為觀止,有些是先天瑕疵、設計不良、後天失調,也有白爛的是零件有問題,衰到車主,就以您提的例子,後三項我都包辦過(第一代噴射系統的問題,後來就修正了),燒汽門是我朋友一號的勁戰,而且不只一次(其實勁戰引擎設計不適合台灣氣候,很容易燒汽門,後來改變一部份零件的材料就解決了),最好命的是朋友二號的迅光,已經翻表了還在騎,上次換過汽缸、活塞、汽門、曲軸、正時鏈條,又是一尾活龍,現在在安平跟大埔跑的很開心。

至於比較搞笑的就是不到3000的馬車,中柱一踩就斷(這是我的車,原因是腳踏的部份沒有焊接好,只焊了一半),不到1000的勁戰出現偏心飛盤(網路上看到的,有圖為証)。

再來就是YAMAHA的優良傳統,噴螺絲,上至R1(我說的是大型重機,不是兩洋牌的塑膠車),下至速可達,通通有獎,我個人噴過風鏡螺絲(我有裝支撐架,所以比原廠的還長,結果還是照噴)、車殼螺絲、排氣管螺絲(後支架螺絲原本有三支,只剩搖搖欲墜的一支,頭段也鬆掉,就以聽覺來說,騎起來很有哈雷的味道),還聽說過有人騎FZR,結果騎到一半,發現龍頭鎖三角臺的那顆大螺絲「不見了」的歡樂景象....,所以我固定都會去買一堆原廠螺絲跟原廠彈簧墊片回來備料。

不過以上那些通通都是特例(?),YAMAHA的車子還是可以買,還是很安全的。
混世魔貓 wrote:
速可達受限於體積以及其他機械上的問題,一直無法突破這個難題,直到「某家專門製造小排氣量怪物的奇怪車廠」製造出了前無古人,後不知有沒有來者的「三汽門引擎」,這個三汽門引擎是進二排一的設計,既可保有四汽門的良好進氣效率,又不會被排氣問題所困擾,可以說是一種創新的設計。

在機車界可以說是創新...不過...汽車界可是很早就有人使用囉...
以前的1985喜美Civic...應該是三代吧...車身有12V貼紙...
那批引擎就是每汽缸3汽門...然後4缸總共12汽門......

現在買得到的汽車當中...賓士也有用這種設計唷...
所以樓主可以跟旁人臭屁說...你的機車用的是賓士級的3V引擎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混世魔貓 wrote:
問題是四行程引擎進氣效率高,排氣效率自然也就高,動力反而不容易維持,有名的例子就是勁戰,尾速不太好拉,因為它是四汽門的引擎,先天條件就不好拉尾速。


就因為是4v設計...所以在高速進排氣效率佳...偏向中高速域表現反而會比2v好

混世魔貓 wrote:
那這種使用新型引擎的車子會不會不好保養呢?其實不會的,汽門的部份在正常工作下是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而水冷的地方也不用擔心,畢竟這不是這間車廠第一顆水冷引擎,已經有相當經驗了,而且原廠自己就有自己的冷卻水,有需要可以更換(基本上是不用,除非漏水),其他的部份只要按照一般的機車保養方式,定期換機油與齒輪油,是不會有什麼奇怪的問題的。


你自己都說是新型引擎了,雖然不是第一顆水冷引擎,不過卻是第一顆水冷3v引擎,難保設計上不出包吧?!
ymt的ev4車系就出包了(迅光、風光、sv max...)曲軸易掛問題
而當SYM在發表新研發4V引擎時還嘲諷4v的耗油
最後還不是捨棄ev4投向4v行列?!
再者水冷有助於善熱,有助於續航力的增加,但50cc小綿羊應用在台灣似乎氣冷就足夠了
且以維修來講,還要多注意水箱冷卻水容量等...
是的...天鵝尾速在原廠車中,算是不錯的了
尾速大約110
天鵝的錶算準的了,不是很快樂
天鵝太重了,加速不快.每次在移車都搬的滿頭汗
Ren1207 wrote:
高速進排氣效率佳...偏向中高速域表現反而會比2v好

Ren1207 wrote:
就因為是4v設計...所以在高速進排氣效率佳...偏向中高速域表現反而會比2v好

這樣啊...那看樣子是我記錯了,真是不好意思

Ren1207 wrote:
你自己都說是新型引擎了,雖然不是第一顆水冷引擎,不過卻是第一顆水冷3v引擎,難保設計上不出包吧?!
ymt的ev4車系就出包了(迅光、風光、sv max...)曲軸易掛問題
而當SYM在發表新研發4V引擎時還嘲諷4v的耗油
最後還不是捨棄ev4投向4v行列?!
再者水冷有助於善熱,有助於續航力的增加,但50cc小綿羊應用在台灣似乎氣冷就足夠了
且以維修來講,還要多注意水箱冷卻水容量等...

迅光、風光等曲軸易壞的原因是機油潤滑效率不佳,後來改良了設計,現在已經沒有人在說YAMAHA的曲軸易掛了

至於為什麼要使用水冷,我之前就提到過了,市區內的騎乘方式容易使引擎溫度升高,再加上很多人都習慣把東西放置在腳踏墊上,阻擋通風口,影響散熱效率,引擎出狀況的機率自然也大增,還有一點,台灣的50c.c.車種,並沒有像日本一樣,限制出力,時速只可以到40,所以在台灣把50當125騎的人比比皆是,在這種狀況下,改用水冷是比較好的選擇。

維修上來說的話是不用太擔心,YAMAHA的水冷技術還不錯,只要不要水箱破掉,是不需要注意水量什麼的,不像巡弋150(對,就是警察在騎的那台),看了它的水冷設計,再比較YAMAHA的設計,實在是很慘。

xlkoala wrote:
在機車界可以說是創新...不過...汽車界可是很早就有人使用囉...
(以下恕刪)

原來如此,多謝說明,又學到了一課。

安全帽也不可馬虎喔

新VINO 我家有一台 YAMAHA曲軸易掛的 頂級迅光也有一台

不過 我的 "遜" 光 卻沒掛過曲軸

定期保養是必備的

歡迎加入 山葉機車

Ren1207 wrote:
雖然不是第一顆水冷引擎,不過卻是第一顆水冷3v引擎,難保設計上不出包吧?!

至於2V改3V如果有問題...那麼世界上能夠量產5V引擎的車廠...也不會包括Yamaha這家了
(已知有Yamaha、Ferrari、Audi三家有5V引擎市售車...而且似乎是Yamaha最早...)

其實四行程出包的都是舊款2V氣冷125/150以及2V半水冷150(迎光)引擎...全水冷都OK......
新款的100cc氣冷2V引擎的壽命...是舊款2V125的兩倍呀...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東西是...Honda NR750的8V引擎...那是用橢圓型汽缸才塞進去的......
UKAWA wrote:
曲軸易掛的 頂級迅光也有一台 不過 我的 "遜" 光 卻沒掛過曲軸

除了保養之外...使用的習慣也很重要...只要避免快速催放油門...就可以避免提早掛點...
(有些台灣人騎車就是喜歡用力催一下油門又馬上放...所以在日本沒出現的問題在台灣出現...)
像我家的一代SV-Max也是那種曲軸...所以油門轉動的速度就要自我克制......
(我家的雷諾就是沒克制右腳...導致引擎腳提早掛點...還好引擎本身還OK...)

我認為訊光/風光/SV-Max的瞬間再加速力道跟反應速度都優於馬跟鵝...也強過GY6...
也就是因為這種出力設計...讓原本潤滑不良的曲軸...成了短命鬼.........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YMT新一代的車種...加入機油的方式...改成跟GY6類似的方式呢???
也許...GY6那種只要有一滴機油就能動的設計...就是改良曲軸潤滑的參考對象吧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小弟牽回來了~可愛的小V~在此感謝各位大大給的意見,不管是推薦yamaha
還是sym,都讓我學到不少機車的知識~

至於有大大提到說為什麼最近都有人來01問機車的事,我覺得因為01是個充滿
各行各業高手的地方~大家也都熱心幫忙吧

anyway~po幾張愛車的照片來感謝各位大大的幫助~











恕不回覆PM訊息,公開回答問題可以讓需要的人都有看見或是搜尋的到的機會
借用一下圖...排氣管旁邊有一個灰色蓋子...豪邁(GY6車系)跟Y牌新世代引擎都是從此處加入機油...
反觀以前Y牌容易掛曲軸的車種...機油都是從汽缸頭的蓋子加入的...
令人不得不懷疑...Y牌的區軸潤滑改良...參考了GY6的設計
(勁風光的化油器位置還剛好跑到跟豪邁一樣的位置造成置物箱中央跟豪邁一樣凸出...好巧呀)


看到里程表那個橘色數字了沒...作用就是提醒車主要在固定里程換機油...
雖然手冊說500換第一次...但是經驗上來說300公里換第一次比較好唷......
另外就是紅色的水溫警示燈在行進中亮起的話...要趕快熄火休息檢查......
以前Y牌的碼表設計有個不成文的規則是...指針指向正前方或者略為邊左的時候...是比較省油的速度...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是如此..........
我想
VINO50會作成水冷是有必要的
因為VINO50位了提高引擎輸出
壓縮比已經到達12:1的高壓縮了
所以不做水冷,在市區走走停停
應該很容易過熱吧
至於這輛車到底好不好呢
我想還是要騎過的人來解答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