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已婚後的孝親費???11/24更新

Cherish_Cherry wrote:
各位版大大你們好,今...(恕刪)

每個家庭都不同
我聽到
阿母還要跟小孩拿錢的
我會暈倒

就把家裡實際開銷加加減減,剩下多少再給一半吧。

除非阿母,幫忙出錢不吝嗇當然給多一點,
有些吝嗇,就保留一點

親兄弟明算帳。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來來來...
既然是現實問題,
問到個人意見
讓小弟幫忙計算一下

你婆婆幫你養個老公從小到大
出生費用少說10萬跑不掉
到養育到高中吧...(希望沒太低估您家大大的學歷與自供學費的能力)
至少得花個250萬跑不掉
總計260萬加上利息年滾約300萬

現在您婆婆應該約45歲上下
以目前女性平均壽命計算60歲
約15年或180個月
平均就算不多給好了
至少一個月給個250/180=13800元不為過吧

那要給多少.....妳們兩就看著辦吧!
「有什麼比瞎眼更糟糕的?」海倫凱勒說:「能看見卻看不見異象!」
new1965 wrote:
養育到高中吧...(希望沒太低估您家大大的學歷與自供學費的能力)
至少得花個250萬跑不掉

關於這個問題,我家大大一直都是半工半讀的
自已的學費,生活費,都是自已去賺的

說沒有養育那是不可能,所以我感激我婆婆把大大養育到這麼大
所以我也有跟大大爭取要給婆婆的費用
因為我也知道要感激,知道恩惠兩個字!!

也請各位大大不要認為我們今天問了這個問題
就代表了我們不孝,不想給,不懂關心
我們只是不懂,想了解,想參考,也就只是這樣!!

關心什麼的,我們也都是有做到的
只是我們的心境就像sony9說的
sony9 wrote:
,幫忙出錢不吝嗇當然給多一點,
有些吝嗇,就保留一點


最後還是謝謝大大們!!
♡ I'm not Turandot, so you are not my prince! ◇
樓主不如說說,你們夫妻兩人目前可以一個月存款多少?

我是覺得不需要一直針對孝順這個問題,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也因此有不少網友會對這類的言論特別感冒,這一點樓主要上網求答案就自然要有心理準備,而我也相信樓主是已經有準備了

兩人每個月六萬元生活,貸款多少?水電費多少?吃東西的錢、交通費、網路、電話等扣除這些基本必須消費後,你們還剩多少?老實說一個月一萬我覺得並不多,我家四個人一個月就只花掉兩萬,再加房貸兩萬出頭共四萬多,全家總收入也就不到五萬,花了四萬多後幾乎就是零存款的,這種情況下我都還能讓我媽偶爾拿幾千塊去娘我外婆家,那你們夫妻倆能花到多少?是不是要考慮省生活費來存錢比較好?

當然我家目前沒有未來會再增加食客的打算,所以不能和有打算要養小孩的你們作比較,但還是建議樓主先計算清楚自己的花費和所得,再來思考孝親費是否要減少的問題

以上,我未婚,只能給點想法
家事的話,自已有定見就好了
上來問這個沒個準的
直接和長輩商量你們未來的規劃,相信老人家能體諒的
Cherish_Cherry wrote:
各位版大大你們好,今...(恕刪)


生你養你者~是你家兩老~
如真要說還債~那請算算從開始賺錢自立以前所花的所有開銷~
再來分期看你要多久還完吧~
T_S WJ

Cherish_Cherry wrote:
各位版大大你們好,今...(恕刪)


一些人說的話看看就算了。

嚴格說起來你只不過是上來發洩一下。

而且看這樣子你心裡面應該早就有底了。

你就按照你自己的意思去做吧。

但是後果如何,你就得自己承擔了。

怨不得別人。

わしが男塾塾長、江田島平八である!!!
給妳一點支持。

孝親費量力而為吧,把自己的小家庭先顧好再說。如果父母不缺錢,不給也無所謂,重點是不要傷感情,尤其是年輕人對老年人的感情,老年人對年輕人的感情過得去就好了,寧可放在其次,這一點我比較另類,可能會被很多人炮,不過我覺得這才是大孝,過度高估自己,勉強自己去做不樂意的事只是愚孝。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建議原因如下:

1. 妳的家庭看來只處於起步的階段,購屋、育兒‧‧‧每樣都要錢,工作年資淺,薪水也不高;反之、父母可能已經人生責任大多完畢,工作資歷長,收入高,此時以“孝順”的名義要日子難過的再拿錢來補貼日子好過的,實在沒意思。

2. 為什麼說,“不要傷感情,尤其是年輕人對老年人的感情,老年人對年輕人的感情過得去就好了,寧可放在其次” 呢,這句話乍聽之下似乎大逆不道,但實乃肺腑之言. 人非聖賢,被要求超過自己能力或意願的事而能不心生怨懟的人是很難找到的。等到老一輩倒下要人照顧時才是見真章的時候, 而老一輩倒下需要年輕人照顧的情況總是比較多. 反過來就很少見. 常見的狀況是,小夫妻剛結婚時公婆還處於壯年期,不只不須要人照顧,而且還對尚處弱勢的年輕夫妻百般要求,年輕人雖然不滿但面對強勢的公婆卻也不敢反抗,長期隱忍壓抑的結果,兩代間的 "感情" 早已消磨殆盡, 只剩道德的約束而已, 等到公婆真正年老生病倒下去時,小夫妻復仇記就上演了, 消極被動的盡義務跟積極主動的照顧是差很多的, 而兩者間的差異就要看兩代間平日建立的 "感情"了 ..., 而任何感情都是要靠培養, 勉強不來的...

所以真正的大孝應該是認清自己的底線在哪裡,父母的要求過度違反自己意願的一開始就要勇敢拒絕,逆來順受只會讓自己對父母產生怨懟之心,是愚孝。等到忍受不了爆發開來就一發不可收拾。能培養跟父母間真正的感情才是正道。

3. 就中國人這麼講孝“順”的民族都會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也就是間接表明了從家族的角度來看,能有後代好好的傳承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老一代對中生代以孝順為理由過度需索,導致影響到新生代的培育與傳承的話,老祖宗也是不同意的‧‧‧
織田待刮 wrote:
我是覺得不需要一直針對孝順這個問題,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

謝謝織田大大的理解!!

voyge wrote:
直接和長輩商量你們未來的規劃,相信老人家能體諒的

今天事實上最大的問題是說…
跟長輩也是好好的說了,但長輩不願意體諒
說了…那是我們的事,他不想管


lu7595 wrote:
你就按照你自己的意思去做吧。

但是後果如何,你就得自己承擔了。

怨不得別人

謝謝大大的建言!!
♡ I'm not Turandot, so you are not my prince! ◇
PandaTsai wrote:
過度高估自己,勉強自己去做不樂意的事只是愚孝。


非常的謝謝panda大大的建議…
其實很多的事,我們心裡是有答案的,但是…
我們就像大大說的,勉強的去做不樂意的事,這樣的逼迫,是種愚孝!
重點是,就像大大說的,不要傷感情

因為想存錢,所以談起了每個月少給點錢
也因為婆婆的不諒解,也讓我們感到很無力

當然我也有想過,別讓婆婆為了這事不開心,就給多一點好了
但是,這樣的退讓,這樣的不計較是對的嗎?!

為了讓婆婆開心,但無形的,在我們心裡和婆婆的感情真的一直被磨損

這一切真的也就像panda大大舉的例子一樣,一直不斷的加深!

PandaTsai wrote:
父母的要求過度違反自己意願的一開始就要勇敢拒絕,逆來順受只會讓自己對父母產生怨懟之心,是愚孝。等到忍受不了爆發開來就一發不可收拾。能培養跟父母間真正的感情才是正道。


最後,真的很謝謝大大的大智慧,讓我們的思路變的更清晰!! 謝謝!!

♡ I'm not Turandot, so you are not my prince! ◇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