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家樂福桃園店結帳也要會員卡可是高雄店就不用當時只覺得同公司還可以搞一國兩制 堪稱台灣奇蹟後來就完全不用卡了萬客隆會倒真的是敗給法令只能開在工業區的莫名其妙法條硬生生掐死一個新興行業就好像兩棲登陸第一個死最快
一切都鳥了 wrote:另一個就是佃農身分不能申請, 要自耕農, 這是對萬客隆最深的印象 佃農的錢不是錢就對了,佃農卡"細漢"???這也是政策規定的嗎?ben90106072 wrote:高雄民族路上的萬客隆開沒多久就倒了 高雄民族路,這是在工業區嗎?我記得高雄的好市多也是開在港口邊,為啥他都不像會倒,還生意越來越好,可惡不過隨著夢時代進駐了,高雄市要變高雄都,港市要合一了,感覺不會那麼偏僻一點了
萬客隆剛開始的時候,生意好到錢是用倒的我個人覺得萬客隆到末期,變得很奇怪你去會發現"買不到你要的東西"一家店這麼大一家店你去過幾百次但慢慢的包裝越來越大包..(開始還有比較可以接受的小包裝...)慢慢的很多東西沒賣了? 然後慢慢的就"買不到東西"..當然跟其他賣場興起有關係他們大概想走不同的路線以便區隔.結果反而讓客戶離開否則其實當時萬客隆的價格還是最漂亮的...或許他們認為"對岸比較有發展".就整個放棄台灣市場..他們的客戶有多少?多到當時 好市多為了搶客戶, 都可以讓持有萬客隆卡的人, 可以免費換 好市多卡(有限一段時間內的試用卡)
簡而言之,政客和高層玩死的會員制和好事多一樣,所以應該不至於會因此倒,而且最後一間關門的大寮店其實都有提供臨時卡(我家還供著一張當紀念品),最後會倒,我印象中是政策的關係,那時一直都覺得家樂福一定給了很多錢,弄個政策出來結果萬客隆就開始官司纏身最後氣絕身亡,大寮店關的時候還有一堆人進去搶貨哩為什麼會越來越大包?因為政府不准他們零售,說萬客隆的訂位在批發,所以不可以零售,所以要整箱整箱敗
herb16899 wrote:萬客隆的定位跟當時政府的法律有關,所以他所在的地點都是工業區 +1萬客隆是被政府政策打倒的。在當時的時空背景,政府為了保護千千萬萬的零售商,萬客隆只能以〝倉庫〞的名義設置在工業區,禁止零售,只能整箱或大包裝賣給公司行號(要公司行號才能辦卡)。印象中在板橋與中和交界處(現今的環球購物中心那裡),曾經有〝萬客隆〞。強度關山,做最後一搏,好像開張沒幾天就被政府強制停業了。當政策開放時,他已奄奄一息,欲振乏力了。真是,時也、命也、運也。
bookgain wrote:我來說也不能說的比三...(恕刪) 萬客隆 真的有身高限制 以前只能看爸媽進去而我們小孩只好在一旁等是怎樣裡面是專賣一些18禁的東西嗎倒了活該家樂福喔 好像全球還有不過現在好像是 亞洲地區比較多分店這有圖http://www.carrefour.com/cdc/careers/employment-opportunities/
補充:1.萬客隆設立審查之初(全台大賣場只此一家),政府接到許多抗議請願事件,理由是萬客隆與"民"爭利,小商家會因此倒光云云。因此只准設置在乙種工業區內,還要對會員身分加以限制,而且抓得很嚴。2.由於萬客隆一直管制很嚴,所以小商家也沒倒,禁令漸漸鬆綁,因此後來新設立的大賣場漸漸搶得最佳位置與條件,最後萬客隆只能淪落敬陪末座地位3.經營團隊內部其他問題,直接間接也影響萬客隆生機。很懷念超低溫冷凍肉類區,要穿防寒夾克進入選購的那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