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上市櫃公司出薪水的更不是少數股東而是大量的投資人,
掏空是討空誰啊~當然是掏空大量投資人的錢到少數有經營權的人手中.
"老賊不死"可不是現代創造出的新詞.
----------------------------------------------------------------------------
分析國內和國外的科技上市櫃公司的新聞,
可以明顯發現國外的科技公司主要經營階層許多是很多年技術出身, (把"都是"更正為"許多")
因為作技術多年後公司會提供晉升空間, 不是用非技術的空降部隊.
國內呢? 看看大家待過的公司內部有多少人是業務嘴來管技術.
台灣可不是技術保護主義 而是 關係保護主義和階級保護主義,
誰和誰有關係所以找過來一起壯大政治勢力(我說的嗎? 不~是我50歲的技術處長說的).
當年紀越來越大沒有技術和know how會害怕被年輕一輩取代只好壯大勢力,
年紀的門檻是國內主管會注重的必要條件, 不能太年輕不然翅膀長硬了會把上位踢下去,
他們最喜歡對下面說年輕人有的是時間.
你花一整年做的業績,不如主管出去跟人打場高爾夫
你低聲下氣努力很久才拉到的一堆客戶,不如那個主動來找主管談生意的人
你在外面跑斷了腿,都不能解決的問題,不如主管打通電話
等到那時,你就知道人家的薪水為什麼比你高了
高階主管需要的是觀念化能力
中階主管需要的是人際關係
低階主管需要的是技術性
主管不會OFFICE,不會電腦,只會出一張嘴不做事,那又怎樣
打電腦這種事,花22K就能解決了
但人家出一張嘴能逹成的成果,是你打一輩子電腦,都賺不到的
他心中非常感慨的一直對我說:
"當你紅的時候連大老闆都會抽空請你吃飯, 但是紅的其實是那個位置."
當組件缺貨的時候連國內前幾大的老闆都要找他親自聊天,
他說:
"你曾有想過以30歲多歲的年紀, 國內前幾大老闆會和這樣的小夥子聊天談生意嗎? 我做到了. 不過當位子沒了, 也就是不紅的時候."
---------------------------------------------------------------------------------------------
當用邏輯好好思考, 在現今台灣集團保護主義的狀況下,
今天被請來做事的是老經驗的長者, 他的公司如果非常有力,
他當然可以要求對方派出年紀和階級相對等的, 和他做生意的公司不就形成老人得勢的集團.
這時換個30歲的青壯派來坐那個位置, 和他做生意的公司的人就算多長幾歲還不是要親自拜訪.
仔細看看有多少業務員名片上的職稱掛的多漂亮多帥多高, 不是職位比較有用嗎!?
厲害的可以自己找生意不是等人打電話來的, 最後很多自己會考慮開公司, 甚至於名片要印兩份,
會說:"做生意要把姿態擺低點".
..上面是我看到聽到的, 是不是瞎話留給看的個人判斷.
---------------------------------------------------------------------------------------------
如果作技術的社經地位低於出張嘴的, 不管高科技業花多少錢打新聞廣告,
那社會自然會淘汰高門檻賺不到錢的又被人嫌的工作, 不可能強迫年輕人做要下幾十年苦工卻賺不到.
這是個把持機會的環境, 不再是過去把握機會的環境, 不像過去產業創新和擴張有容納新世代的環境.
連新聞主播都可以跳CEO的時代那管理不過就是用錢塞下面的嘴防止出亂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