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s Laih wrote:
那個叫讀卡機的感應器,一定要長這個樣子嗎?為什麼不能像一張卡片一樣,貼在擋風玻璃的小角落?? 欣賞三分鐘後的感想:「真是阿格力!」
哈, 已經很漂亮了, 不過如果要真像你說的一樣, 一張小卡, 那成本會很高
因為電池就要用紙電池, 或者是超薄型電池, 那種東西市面上不容易買, 也不便宜
再來就是發射端的天線設計, 為了距離與訊號強弱兼顧, 真的不容易做到像小卡一張
不過如果要照你說的像小卡一樣, 也可以, 就由主動改回被動
然後現行的收費員不見, 裝一個像是停車場出入口的reader在車窗高度位置
開過去就搖下車窗, 拿卡去感應一下, 這樣也是可能, 可是速度跟回數票是一樣的...... sigh......
平埔族大武「社」「頭」前所建立的漢人聚落,現定居台北裡面的湖!
sam_sfchiu wrote:Charles Laih wrote:
那個叫讀卡機的感應器,一定要長這個樣子嗎?為什麼不能像一張卡片一樣,貼在擋風玻璃的小角落?? 欣賞三分鐘後的感想:「真是阿格力!」
哈, 已經很漂亮了, 不過如果要真像你說的一樣, 一張小卡, 那成本會很高
因為電池就要用紙電池, 或者是超薄型電池, 那種東西市面上不容易買, 也不便宜
再來就是發射端的天線設計, 為了距離與訊號強弱兼顧, 真的不容易做到像小卡一張
不過如果要照你說的像小卡一樣, 也可以, 就由主動改回被動
然後現行的收費員不見, 裝一個像是停車場出入口的reader在車窗高度位置
開過去就搖下車窗, 拿卡去感應一下, 這樣也是可能, 可是速度跟回數票是一樣的...... sigh......
先生,不好意思喔,汽車上有一種東西就做「電瓶」,台語叫「八特例」,擁有12V好多安培/小時的電力,不但免加水免維護免充電,而且每台汽車都有,一顆可以抵幾百顆要價五十塊的方形9V電池,只要小小一條線,就可以讓什麼OBU永遠都不用換電池
再來,您知道手機可通訊的範圍有多遠嗎?用公里算的耶,他的天線有多大?更別說藍芽裝置了,距離超過10公尺,天線有多大?
回頭看RFID這種小東西,小小一片,被動式的反射電波,連電池都用不著,也可以做到10公尺感應距離耶~
別再替現在的OBU辯護了,明明就是要大賺一筆,要是偷偷吃自己關起門來笑沒人看到也就算了,卻跑出來惡形惡狀的威脅客人「嫌貴不要買阿」
好阿,就別買,讓他被罰到死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最後微笑的射手 wrote:
別被騙摟~~~
過收費站的時速限制還是四十公里~~~
頂多只是省個幾十秒~~~
因為你要減速進收費站讓它感應到~
要不然就會被罰錢~
這樣真的快多少呢???
高速公路真正比較塞的地方應該是交流道附近吧~~~
還是不想辦~~~
一句話:"還是太貴"~~~
回數票 38 元~~他還是要收40 元~~~
不給~~
儲值要不要錢???
要錢的話......死也不辦~~~~
讓它倒讓它沒業績~讓它沒人用~逼著它降價~
因為就像徐董講的"嫌貴,那就不要用啊!"
我有位朋友是測試過收費站的速度(他是測試人員)
聽他說時速120都沒問題,都可以感應到(好像時速150都沒問題)
40大概是法規規定的
不過那台機器放在前擋真的很礙空間

我去過美國,看過人家感應裝置很小個,放在左前擋小角落,又不用裝電池
而且是事後結帳
台灣的很奸詐,是先付款,商人要賺這個小利息錢

真不知台灣為何會用那麼大個東西擋在前擋,而且是正中間
真的很礙眼,又很醜
相信大家看到那麼大台實機定會怨聲四起
不知以後有沒有分離式的,我想會大賣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quamojo/sets/
馬克蘇 wrote:
別再替現在的OBU辯護了,明明就是要大賺一筆,要是偷偷吃自己關起門來笑沒人看到也就算了,卻跑出來惡形惡狀的威脅客人「嫌貴不要買阿」
馬兄, 不好意思呀! 我沒有替他們辯護
你可以看我之前對ETC的發言, 罵得可兇了, 我也是不買一族, 但沒有幫他們辯護哦
我現在只是針對機構設計來講, 也是依據我在業界跟實際了解的經驗來說的
並不是隨便看看DM說RFID被動有幾公尺就有幾公尺, 溫度溼度跟速度都會影響的
您說的battery, 我想那要牽線出來, 也不是你能決定的吧? 那又是兩回事
第一回事是汽車出廠拉好battery線路, 汽車製造商才能決定吧?
第二回事是把車牽去安裝拉線, 那是車主才能決定, 我絕對不讓我的車做這種手術的
平埔族大武「社」「頭」前所建立的漢人聚落,現定居台北裡面的湖!
一下砍到一半不到,大家就可以知道利潤有多高了吧
之前還叫囂成本就那樣子
嫌貴不要買
就讓他罰款吧
不過為什麼條約裡沒有解約這一條啊...奇哉怪哉
我寧願用38塊一張的回數票也不要用那東西
扣不到錢是你們機器的問題居然要消費者自己去解決不然會開單
沒扣到款回傳資料庫後連機器有沒剩錢都不知道
那為什麼還要一人一機啊

而且儲值要手續費七塊
依該公司的特性...我想沒扣到錢去補繳時
大概也是要七塊的手續費吧
像這種以後爭議應該會蠻大的吧
另外,真的有省到時間嗎
根據台灣社會大眾的駕駛習慣
如果不在一公里前就開始有專用道
一到連續假日大塞車大家就走著瞧吧
大概會有一堆車在收費站附近要擠進人工收費道
當然...也會有一堆車要擠進自動繳費車道
這樣真的會比較快嗎
路就那麼一條,容量就那麼大
不想想怎麼解決這問題,光用這個系統就能讓假日塞車問題疏解嗎
我覺得大概是自high吧

puredido wrote:
所以暫時還不考慮裝..反正收費站怎麼快..過收費站後還是塞車阿..除非有一條專用道..
但聽說以後高速公路要改成以里程收費..到時就非裝不可了~~
唉, 所以電視上那個廣告, 挖勒亂七八糟~~~他說"用這個很方便, 一下子就過去了......"
難道他就沒想到你是被塞在還沒到預備道之前的主道嗎? 廣告詞也不修飾勒
既然要用, 其實當初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在交流道入口跟出口設置?
這樣就可以以里程計費, 才是對的, 也才不會有一堆人在那邊閃收費站,
徒增交流道口周邊道路車流量, 苦的是那附近的居民呀!!
我想應該是跟地方建設一樣, 現在先在收費站設置, 某些單位就可以抽一次佣, 賺一筆
未來在重工到出入口設置, 又可以抽另一次佣, 賺另一筆, 唉...... 黑暗呀

平埔族大武「社」「頭」前所建立的漢人聚落,現定居台北裡面的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