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靈魂 wrote:
請問在哪個軍區服役?...(恕刪)
翔升對于IDF來說沒什么本質區別,其改裝的保型油箱是與美國Goodrich公司合作開發的,
由于改裝保型油箱對于IDF的氣動外形有重大改變,其戰機原有的燃油量測指示控制係統(FMICS)、包括CCU、Indicator等軟硬件都要做修改,而臺灣自身沒有這個能力,只能求助于美國Goodrich公司。
IDF升級需要改裝飛控計算機,由于原產品就是英國BAE系統公司的產品,因此仍然要求助于英國BAE系統公司,由他們為IDF提供升級所需的32位飛控計算機和相關的試飛測試工作。
IDF升級需要改裝的座艙液晶顯示器也是從以色列Elbit公司進口的,臺灣自身沒有研發此類產品。
看來看去,IDF升級好像沒有臺灣什么事,都是外國公司在幫忙。
臺灣自身根本就沒有掌握研發第三代戰斗機核心技術的能力。
否則就不會處處有求于外國人啦。
另外,現在還在說殲10戰斗機沒有服役,是會讓人笑掉大牙的,你就不要再嘴硬鳥。有空多了解一下軍事知識吧。



J10 當年買以色列少獅藍圖 美國就是量準老共沒辦法做大推力發動機 沒想到 山不轉路轉 老共把授權生產的SU27
大推力發動機 硬是整合上去
其實不管 老共是否能完全自主研發 重要的是 很多零件人家能自行量產 自行保修 我們還要靠進口 (F16 和 幻象
都是整機進口)仗一打起來 對方飽和攻擊 我們能撐多久???
另外現在中共荷包滿滿 大量'向歐洲 俄羅斯 非親美國家 進口技術 現在一轉眼 F16 和 幻象 機 也開始老舊
台灣經濟能否繼續支持龐大的預算 繼續夠買新玩意兒 我非常懷疑
無論如何兩岸還是別針鋒相對的好 樓上有人也許說話不太重聽 但我們拒絕接受中國軍力強大的現實
豈不更愚蠢??
out of Porsche back to JDM again !!! GTO ==> GTR !!
2008年大陸軍費規模超過800億美元,高居世界第二位,相當于日本與俄羅斯軍費之和,相當于臺灣軍費的8倍。
而大陸軍費開支不過才占GDP的1.7%而已,在所有大國中都屬于較低的水平,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而臺灣軍費占GDP已經超過了3%
大陸要是和臺灣搞軍備競賽,把軍費占GDP比例提高與臺灣一樣的3%水準,那總規模肯定超過2000億美元,將是臺灣軍費的20倍以上,這種懸殊的差距,如何與之競爭?
即使大陸不急于提高軍費,保持目前的增長速度,每年在100億美元以上,增加的部分也超過臺灣每年軍費,到2020年左右,大陸軍費超過2000億美元,也是必然的事情。
2008年大陸經濟規模超過4.22萬億美元,是臺灣經濟規模的11倍!
12年之后,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美元,也是可以預期的事情。
這么懸殊的差距,臺灣就算把美國的F-22戰斗機、尼米茲級航空母艦、B-2轟炸機都買來又能怎樣?
斗得過大陸嗎?
與其空耗巨額軍費,等著高裝檢后慢慢變成廢鐵,還不如用來改善民生,發展經濟。
臺灣得學學韓國,把經濟搞好了,才有底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