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徹底解決原住民撤村問題的方法

Purpledew wrote:
日本時代也曾有想讓原住民下山耕田的計畫,最後都是兩敗俱傷,悲劇收場.
既然大家同在這一塊土地上,就是一家人,
我們應該幫助他們找尋建立更安全的地方,而不是一昧地遷移.


你說的我非常認同,這才是一個比較可行的做法。
goodversion wrote:
他們為什麼在山上,這...(恕刪)


你真的是了解實際狀況的人... 他們就是這麼悲哀...

他們一直都是在默默忍耐... 一次次認命再認命...

一樣繳同樣的健保費,有些部落居然只能有一個醫生在山上看全科,那個醫生也是很無奈

常常出現緊急狀況,延誤就醫的情形,在山上不是少見的...

他們一直都是自求多福...

平地我們永遠都有24小時的急診室待命...

也是繳交一樣的健保費...
撤村沒那麼簡單,他們是靠山吃山,又沒一技之長,往後還有一大堆難關要走,政府是救急不救窮,災後安置要看政府的智慧了.
山區設定原住民保護區

非原住民 不得進住

原住民長年這麼支持國民政府 結果下場啊

我們欠原住民太多
最好是
每個原住民配一間信義區的房子
給個月給他們10萬塊喝酒
每個人都保送一份公職
這樣應該就不會虧欠這些神聖的上帝子民了
所有賑災捐款統籌管理.真實的讓災民拿到錢

==> 難

當災民有拿到錢 會如何 會花在該花地方 ?

會不會有人假裝災民

或不會有人吃掉其他災民錢

有些全家只有小朋友 會不會被騙

都是問題

錢太少是問題
太多也是問題
今天看到新聞說便當太多 倒掉
就算比不上 廚師煮

好歹也是別人愛心
直接倒掉

為何不改天 叫做便當別捐便當
再來吃 餐廳煮合菜



原住民?
其實在山上生活的不是只有原住民,
這次災情嚴重也不只有原住民,
嘉義縣的瑞里,太和...我也是在山上長大的小孩

我國小同學在被載出災區後三天,
在我們步行回去家園時他也回去了,
他從小就在山區,高中畢業後也在山上討生活
突然間來到市區,沒有居住地沒有工作人生地不熟
我很能體諒他不想留在平地的心情
再怎麼樣,只有那裡是家



Power is NOTHING without Control
singleheart wrote:
我們欠原住民太多最好...(恕刪)


你家是種檸檬嗎?
怎麼覺得有很酸的味道

不知道原住民得罪你哪裡非得讓你講話這麼酸
就算板上有人在替他們構想替他們請願
也不見得就是原住民自己的發言


Power is NOTHING without Control
singleheart wrote:
我們欠原住民太多最好...(恕刪)


很棒的建議
不過
1. 免費的房子不必分配到信義區去, 只要就近的平地就可以, 山區的房子也可保留, 但是只要有颱風或豪雨預報, 就強制要求撤回他們平地的房子
2. 每個月給他們10萬塊喝酒, 領一輩子, 但是平時只能在山上種樹, 如果砍樹或栽種任何經濟作物, 就取消補助
3. 公職就就不必了, 很多公務人員每個月也領不到10萬
4. 其子女教育費用全免, 加分照加, 不因搬到平地而取消
這樣應該就沒有理由
要在那麼危險的狀況下
還一定要留在那麼危險的地方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singleheart wrote:
我們欠原住民太多
最好是
每個原住民配一間信義區的房子
給個月給他們10萬塊喝酒
每個人都保送一份公職
這樣應該就不會虧欠這些神聖的上帝子民了...(恕刪)


對待弱勢的態度
反應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

singleheart大,對您的說法真是非常遺憾!
遷村不是把一群人搬家那麼簡單
是將一個社會遷移,並且讓這個社會能夠持續發展
原住民文化是台灣珍貴的資產
以這次受傷最烈的鄒族,布農族來說
鄒族離開山谷離開鯝魚,他的文化就失去了根
布農離開森林,狩獵文化也無以為繼
對很多原住民來說的意義不僅僅是吃飯睡覺的地方

遷村可以談
但千萬千萬不要把這個複雜的議題貶低成經費的問題

近代台灣曾經有過原住民集體遷村的案例
花蓮銅門
結果是失敗的!

未來,騎士將拯救地球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