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此文是很單純的就軍事角度來聊聊,共軍的戰爭觀念早已改變了,
以往那種血洗台灣的方式不可行了,若攻台,第一時間就務求對各種軍事目標做打擊,
所以台灣的機場,港口,高速公路(可做為飛機起降的路段),飛彈陣地,雷達,甚至彈藥庫,
都會在首波飛彈攻擊當中,損傷慘重,屆時到底有多少戰機軍艦可順利迎敵,坦白說,不樂觀,
再假設,美軍不馳援,或不及馳援(總不能完全寄託老美,看越南的下場),國軍要如何應戰,
這才是吾人應探討的,
我曾在大陸的書店看過他們的軍事書刊,其中有寫道:利用衛星及情蒐,掌握國軍海軍
的主要水面戰鬥船隻,大部分都停泊在港內時,以飛彈攻擊之,使其無法出海對共軍的登陸
造成阻礙............
當下我覺得好笑的是,你在部隊集結時,我機艦就會做必要之動作了,
豈會在基地坐以待斃,不過,我們面對超過千枚的飛彈,確實是無有效的因應之策.
有不同見解的上來聊聊吧!
Sinbad the Sailor wrote:
沒錯,以前空特部長官就告知一旦開戰,敵後擾亂及快速支援各戰區為空特部首要任務!
想請教待過空特的網友,若共軍進犯,要如何做到敵後擾亂,這所謂的敵後,所指為何?
若無足夠之載具,如何快速支援?
小弟待過後指部,很清楚陸軍各輪車,履帶車的妥善率

特戰部隊如何就不知了..............

以前是空降特戰...現在是航空特戰...
本來從以前到現在就不是單純的空降步兵了.
傘訓只是其中一個訓練...
還有山訓等等其他特戰的訓練,在此不一一說明...
為何要和陸航結合,就是因為可以利用直升機進行機降而達到快速反應...
當然要執行山地游擊戰或是城鎮作戰都可以...
如果共軍侵犯...如果是在本島,當然不可能敵後空投呀,因為哪來的敵後,況且機場應該是第一個被佔領的目標,反而進行破壞與小規模打擊...以及游擊戰為主會較好...
所以為何單位以前很注重體能,也很注重武裝山地行軍與小組作戰的能力...就是因為假想載具都被摧毀的情況下,要如何進行下去~81砲和所有武器&家當炊具整個排都分擔扛著跑...每個人背包都塞到滿,20kg背著走3xxkm山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