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高鐵虧損的原因

小弟想法比較不同
小地認為台灣地形根本不適合高速鐵路
適合直昇機交通
短程飛行.承載量彈性.現有或未來的建築都能以低成本成為起降場
無奈
直昇機運輸沒有工程利益...所以沒人會提出來
強哥:
怎麼不再討論牛丼跟地名了咧?
牛丼的發音

哇!
被黑囉..............
連問上一個討論串的下落都不行喔

快加入黑名單 哼哼哈嘿
快加入黑名單 哼哼哈嘿



akker wrote:
為了這一篇我這個萬年潛水員還特地填資料來發言...好冷



"話說回來, 吉野家其實在日本算是收入比較低的人比較常吃的東西."



id大哥....

小弟住東京,年收800萬日幣!(像id大這麼了解日本應該知道這是高還是不高吧!)
一周至少吃3次"うしどん"冒汗

不知道可不可以告知一下為何收入低才能常吃啊!!!

請說明!請說明!請說明!很樂很樂很樂

話說回來也很感謝id大常跟大家介紹他"自以為"的日本啦!!!
台灣高鐵的票, 以台灣人的觀點似乎很貴,
不過以日本新幹線的標準是很便宜的.

何況, 東海道新幹線 1964 年完工.

東京 = 名古屋 1:44 366km 10580 日圓 (標準席)

台北 = 高雄 1:36 339 km 1490 新台幣 (標準座)

相較之下, 台灣高鐵的車票是相對便宜的.

不過, 以日本跟台灣物價水準差一個零的假設下,
台灣人民可以接受的價格為 1058 元.

自強號我記得很早以前就已經很接近 1000 元了.

台灣的物價似乎八年沒有太大的波動.
薪資所得也是如此.

台灣沒有鐵道運輸的人才, 是很合理的.
這就要搭配我說的隨時要走的人是不會花太多錢裝修租來的房子的.

所以交通建設, 挑簡單好做又一堆利潤的公路運輸.
鐵道運輸被刻意忽略.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高鐵設站的地是不可能繁榮起來的.

因為那些地是台糖的地, 當初台糖是日本人成立一堆糖業株式會社, 戰後合併的.

那些地會變成台糖的地, 也是因為那些地並不適合種植稻米, 沒有什麼人要,
才會用很便宜的價格被徵收.

換句話說, 從大清帝國的時代就已經鳥不生蛋的地方,
是不可能繁榮得起來的.

即使現在,
東海道新幹線上的新大阪站, 繁榮度遠遜於東海道本線的大阪站.

車站要繁榮, 首先必須是好幾條鐵道交會的轉運站,
一堆路線集中在一起, 人潮集中才會有錢潮.

高鐵站並沒什麼鐵道集中的站,
就算搭高鐵的人可能也想早早回家,
車站就不眷戀了....

所以如果當初跟台鐵共站,
也許轉台鐵的時候還可以順便逛一下什麼的.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大大不用擔心

高鐵如果倒閉,未必是不好的

2000年IT Bubble之後造就很多新產業(請參考'世界是平的'一書)

簡說就是殘餘價值被後繼者以極低價收購之後,後繼者的成本就非常的低

換句話說,高鐵還是有人會去營運,而且還可能營運的不錯

至於原本的投資人,最後就是以賠錢收場,

而原本的缺失就會被後繼者修改掉,如大家認為的地點不佳等

這時候後繼者只要專注在這上面就可以了,如改到市區,配合相關的週邊營運計畫等

所以我認為未來新高鐵還是看好的,畢竟已經打敗了國內航空業者了

不過還是有一個最大的隱憂,電動車的問世

到時候燃料成本接近於0的時候,很多人(買電動車者)大概都自己開車吧


我覺得高鐵虧損主要是營運方法錯誤
她沒有跟台鐵及客運做好區隔跟配套
反而想去跟他們爭食同一塊餅
我認為應該把高鐵的班次減少 停的站也縮減
然後去規劃跟台鐵或客運能互相利用轉乘的效益
而不是都做同樣的生意造成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結果

告訴你周邊起不來的兩個理由:

1.地點太偏僻

2.台灣人民性太劣,房屋都還沒蓋好,人都還沒住進來,土地可能就翻了七八翻
謎之音: 我幹嘛當盤子?
我覺得還是太貴了說

而且一直有不好的消息傳出

所以才一直很少人去搭的關系吧
飛 力 wrote:
小弟想法比較不同小地...(恕刪)


直昇機你也看有幾個人搭得起?

你碼幫幫忙
好長一串,原諒我沒耐性看完,不過我實在要罵一下,高鐵多板橋那一站真是太可惡了,整個浪費錢浪費時間

每次經過都要幹一次.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