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39歲夫妻皆失業,全家燒炭自殺(台灣怎麼了)

織田待刮 wrote:
既然貸款那還生小孩?是生來自殺能作伴的嗎...(恕刪)




閣下的意思是有貸款的都不應該生小孩?

還是有生小孩的都沒有貸款?
台灣最有錢的大老闆都說了
說工作若重要
不領薪水都要去做
你說台灣是怎麼了?
esmod wrote:
勿指責
我覺得很多困境 只有當事人才懂
外人都可以很樂觀的看 但自己真的遇到事情時
不一定能那麼客觀 想得開

我想 壯年自殺很大的原因是覺得沒希望了
努力沒有用
看當今年代 要有成就 要出頭的人
絕對都有一些特質 (不是正面的...)
如果做不到這樣的人 能夠平平安安過就算幸福
時代變了 價值觀也變了
如果覺得再怎麼努力就是辛苦的活著...
那當然會自殺了

不是肯定這種行為 只是可以理解
社會真的病了~


+1

很贊同網兄所說的

有時候人真的要知足
上天讓我們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健康的身體
monmon wrote:
國民年金就是 "玩你玩到65歲還玩不死你 政府就會養你"(恕刪)



政府版的大逃殺嗎????

還是拿我自己的錢養我自己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陳哈哈 wrote:
手好腳好的, 不知道...(恕刪)

你以為做土水的粗工想做人家還爭著要請你嗎?
現在是什麼年代了還活在過去喔
有認識的人跟我說過
他們做土水粗活都是要一群人包下某部分小區域的工程
你單獨一個人又沒經驗誰會用你啊
而且沒經驗誰會教你該怎麼做?
人家的小團體早就有認識的熟手、固定的班底了
想做這行還要有認識的人帶吧
要收新人入行還沒那麼隨便耶
幾十年前建築景氣好到處缺工人才會有隨時到隨時上工的現象
現在人手綽綽有餘那種是已經沒有了
反而新手人家還怕你出工安事故

會想自殺應該是心理問題
做算幫他找好工作
可能他們還是像憂鬱症那種樣子吧
很多人經濟正常也是憂鬱症很嚴重啊
失業率攀升,工作又不好找…
適逢畢業潮…
平民老百姓政府才顧不到勒…
人民要怎麼求生存…
就算不出門也會有開銷…

沒錢,真的寸步難行啊~

奇怪了,馬政府不是推出立即上工總額無限和就業博覽會15萬個職缺嗎?怎麼還有人失業呢?
香酥雞 巴比Q wrote:
非常精闢的見解。會選...(恕刪)



每個年齡層都有人想過去自殺,然後有大大分析了自殺原因未必出自現實上的壓力,這是很正確的...



一個人如果認為自己變成世界的孤兒,被所有人拋離,那剩下的是什麼?
雖然正常人覺得一個人鑽牛角尖老走不出來,感到不能理解... 連精神疾病大夫也未必能理解

有部分個體常持著悲觀又神經質的想法來面對生活,可是又能好好活著,這原因在於解說人的潛能開發



不過自殺真的是種惡性循環,今天某家小孩自殺了,家庭籠罩著非自然死的氣氛,會導致邊緣人都開始變得有點不正常

我自己算是自殺者遺族一員,通常一人搞自殺能引響旁人很大(心境上),連思維與態度都會改變...






所以各位網友可以多觀察朋友的行為舉止,也許可以提早發現並阻止惡化
1.無不良嗜好,硬要說的話...嗜睡 2.做啥事都慢慢來...
在目前人口密度過高的時代

這也不失為大自然調整的方法之一

資源變少需求變大,總會有人犧牲的~


(個人不主張自殺)
撃っていいのは、撃たれる覚悟のある奴だけだ
bebow wrote:
39歲選擇自殺?死一...(恕刪)


-----------------------------------------------------------------------------
39歲選擇自殺?死一死算了,他們是有缺手缺腳?他們是有一個生病的小孩要養?
還有錢買炭拿來燒咧,我不相信現在連一份賺個溫飽的工作都沒有,我們公司打掃
的阿桑,凌晨四點要去幫早餐店開店煮豆漿和準備一些雜物,八點以後要來我們公
司清潔打掃,中午11點要去便當店幫忙,下午還自己去做資源回收,這每一份的薪
水都萬元以內,但總數加起來將近三萬,這三萬不知道已經比多少只會用嘴巴喊苦
喊累的人賺得還多,如果正值壯年卻自甘墮落,只能說和草莓有什麼不同?
----------------------------------------------------------------------------------------


聽了大大的發言 ......我想到了這一篇 ....



土石流毀家園「教他們搬家啊」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台下學生大笑。
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
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
嘉義一位 國小女 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
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
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
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
「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
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有一頓沒一頓。
富小孩不解 ,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
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
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
「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












----當然自殺是不好的 .... 自殺需要極大的詠氣.......但會逼到一個人去自殺 ....
----你能了解人家的痛苦在那嗎 ?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