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這麼多人找不到工作,學校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學校如果都教這個.....我想大學教育就真的是完了.......就我的認知而言大學教育並不是要教會你什麼...而是給你一把鑰匙....你可以有辦法去開啟你需要的門...........難道我們的電機系學生出來只要會畫線路...看layout建BOM就好了??你企業需要這種人怎麼不自己找高職生去訓練.....還要國家花費資源幫你訓練??就以看layout這件事情來說好了.......教教SOP就以為自己會看layout??我曾經在一間公司解一個EMI的問題......我們跟另一個部門借EMI實驗室,這個實驗室的管理人一副很屌的樣子.....跟我說.....叫我留一片板子下來...他幫我們看一下...我也回去自己解.......隔天再去測一次...他老兄這邊用bead那邊把線斷掉.....整個板子亂七八糟...說終於幫我們降了幾dB....我給他一片我的板子....很神奇的過了.....他看看後面說.....怎麼只有連個地而已呢??...我說我不知道....我老闆改的....用什麼方法??就是你覺得沒用的電磁學.......................
香酥雞 巴比Q wrote:
基本上同性質的產業,很多SOP都是類似的。
比方說測試工程師,要測試的項目跟標準,差異性其實不會太大。
NB硬體工程師,從畫線路,看layout,建BOM,量測訊號debug。
BIOS工程師,CHIPSET initial,MEMORY sizing,ACPI......
這些其實分門別類去看,都不需要用到太多的技術,但是學校剛畢業出來的,就是不會。
這..............學校教的沒有用???那是你讀的書不夠瞭解。

工程數學沒用???那是你讀的不夠透徹吧!!無法將工作內容與學校教的無法連結!

工作越久,越發現學校教的與工作內容逐漸連結。

而且還覺得念的不夠透徹!!

工作的前輩常常說「經驗、經驗」,後來發現原來有它的學術理論基礎在!!

所以前輩說的不見得是正確!!

我是念土木的,曾經遇到設計線型無法施作,需要配合現場調整。

因為要計算反曲點才有辦法調整符合公路線型規定,就要用工數來解決才有辦法將高程計算出來。

計算潛盾隧道線型時,要用到工數的向量,才有辦法在3D中模擬線型。


不是教育出了問題,而是政府評估產業趨勢與學校脫勾!

之前建築土木大好時,什麼科系都可以念!

之前電子業大好時,只要是理工的就可以念。

這樣對嗎??

我印象是德國吧!他們政府對於未來產業趨勢都會跟學校教育連結。

比如未來5年電子業評估大好,就會叫學校都開班,使學校畢業生能夠供應市場需求。

如果土木業大跌,就會限制土木班數!

當工作越久,才發現吸收的理論知識越不足的感覺!
好文!推薦加1,台灣以前很重視技職教育的,這造就了後來的經濟奇蹟,
專科生的罩門可能是英文程度比較差,如果能夠利用在職進修來加強外語能力,
配合本身的專業技能,一定能夠精益求精,再創高峰。
香酥雞 巴比Q wrote:
現在這麼多人找不到工作。
有些人畢業之後,認為自己沒有一技之長。
那大學四年,研究所兩年,學校到底教了這些學生什麼??

其實真正進業界後,你會發現真正要要用到的專業技能,其實就是那幾套而已。
...(恕刪)



如果學校教的都沒用

那乾脆以後都國小畢業就出來當學徒

這樣省學費又有實用

大家覺得好不好啊?




calvinshiu wrote:
難道我們的電機系學生出來只要會畫線路...看layout建BOM就好了??
....(恕刪)

不然大大,以為現在的工程師,在辦公桌作些什麼偉大的事業?
calvinshiu wrote:
就以看layout這件事情來說好了.......教教SOP就以為自己會看layout??
....(恕刪)

看layout當然有很多眉角,但在一般大學體系,或許layout是什麼都不會提到,更遑論要深入了。
calvinshiu wrote:
他看看後面說.....怎麼只有連個地而已呢??...我說我不知道....我老闆改的....用什麼方法??就是你覺得沒用的電磁學...............(恕刪)

訊號return path的問題,當然可以說是電磁學的範疇。
但實務上,尤其是不規則幾何的拓撲,有多少人真的拿理論在分析問題??

對EMI而言,電磁學當然是非常重要。
但我想說的是,與其搞懂電磁學,不如把A Handbook of Black magic搞熟,
有問題再回頭去深究電磁學。
或許才會比較能體認,理論對於實務的應用面在何處。

一個大學生看了一整個章節的741跟TTL邏輯。
結果畢業後,卻連什麼叫做open drain跟push-pull都不知道。
我想這背後有更大的問題,值得深思。
辛苦的打字,只是為了充實資源回收桶的容量~~
lchhank wrote:
工程數學沒用???那是你讀的不夠透徹吧!!無法將工作內容與學校教的無法連結!............(恕刪)

兄台誤會我的意思了。
個人的意思並非『工程數學無用論』,『電磁學無用論』。

在你的專業,工程數學是好用的。
但未必在其他領域的專業,就非學不可。

我想說的是,與其涉獵所有專業基礎科目。
不如分門別類(技職專業),教導所需的基礎科目就好。
其他時間安排各門產業所需的應用課程。

這就是我一開始提的專業學校。(紡織學校,餐飲學校,手機設計學校。)

每個學生可以在四年中,選擇二至三門的專業學校來念。
至少可以確保,這些畢業生,在業界是可用,好用的。
辛苦的打字,只是為了充實資源回收桶的容量~~
香酥雞 巴比Q wrote:
公司寧可找一個員工,對這份工作的所需的基本概念很熟。
也好過學了一堆半弔子的工程數學,馬克斯威爾理論,卻對工作一點用處都沒有。

就我的經驗 , 公司寧可找一個mcse , ccne證照都有 , 卻沒實務經驗的人進公司 (成本 , 有經驗的更貴)

然後雙手一撇 , 什麼都不會 , 568a/b不會作 , ethernet的123原理不懂

甚至wintel server不會裝 , osi l7會背 , 可是不懂真的東西怎分 , 叢集架構l3~l7都有其目地

說得一嘴好理論的人

真的作了case , 這邊教那邊教 , 教的動就算了 , 偏偏又出一堆想法...........

第一不是每一家公司的工程師都是做這個.....為什麼學校要特別教這些??何況這根本與教育無關.....以layout來說.....很多公司Hardware engineer都會碰到...想當初我第一個主管直接丟一個我看不懂的Gerber file說要給我參考.....我連用什麼軟體開都不知道.....難道我要怨學校當初為什麼不教???如果你在學校不是混四年....你就應該有本事克服他......而企業也不是只有抱怨為什麼學校沒教......要想想看自己企業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才.....
香酥雞 巴比Q wrote:
不然大大,以為現在的工程師,在辦公桌作些什麼偉大的事業?


每個人都知道return path要小....可是,看著複雜的電路與layout卻看不出怎麼讓return path變小....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叫理論什麼叫實務........實務上解決的方法都是由理論得來的.......所謂用理論分析不是叫你拿式子去推導.......而是去找問題的根源(這一定是基本科學的範圍).....再利用你學過的東西來解決.....用到的不都是學校有教的嗎??以你說的A Handbook of Black magic這一本書....沒念電子電路和電磁學是要怎麼看的懂.....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該學這個.......學校只是幫助你學習....並不應該是訓練你........企業如果需要特別的人也不應該由學校特別替你訓練........
香酥雞 巴比Q wrote:
訊號return path的問題,當然可以說是電磁學的範疇。
但實務上,尤其是不規則幾何的拓撲,有多少人真的拿理論在分析問題??

對EMI而言,電磁學當然是非常重要。
但我想說的是,與其搞懂電磁學,不如把A Handbook of Black magic搞熟,
有問題再回頭去深究電磁學。
或許才會比較能體認,理論對於實務的應用面在何處。

一個大學生看了一整個章節的741跟TTL邏輯。
結果畢業後,卻連什麼叫做open drain跟push-pull都不知道。
我想這背後有更大的問題,值得深思。
古人云:學以致用。

學了當然要能運用才有價值,我覺得學校教學理論和實務都需要兼顧,尤其是越接近畢業,課程內容更要貼近實務,不然沒辦法與現實社會接軌,老闆也不會想花太多時間訓練。

學生也要花時間了解一下實務....,不要為了文憑而讀書。

應該要把全部的科系關閉

直接開設高普考學系,應該很多人會去念。

或是直接成立高點大學,或是志光大學,大東海大學...

對很多科系的人,像是圖書館系,政治系,法律,宗教,心理,社福系等等的大學生,

絕大部分都在補習準備高普考,既然如此,何必多此一舉,

直接去報考高普考學系比較快吧。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當公務員。

只要人人都考上公務員,台灣就沒有失業的問題了。 Yeah !!!!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