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清楚長期低量食用三聚氰胺和古柯鹼哪個傷害比較大啊?去年三聚氰胺的標準是2.5ppm(百萬分率)但這次紅牛檢查出古柯鹼的標準是0.03ppb(十億分率)如果以相同的單位換算,我們允許2500ppb的三聚氰胺奶粉販售,卻不准0.03ppb的古柯鹼飲料販售?這之間濃度相差近10萬倍。去年衛生署長堅持2.5ppm的一個理由,是儀器檢查靈敏度有限(會有誤差),那為何現在國內儀器又可以精準檢查出0.03ppb(精準10萬倍了)?當初衛生署長開玩笑的說,就算天天狂喝2.5ppm三聚氰胺奶粉15公升,喝個70年也不會有事情。那麼現在差10萬倍的古柯鹼飲料不知道要喝幾"世紀"才會出事情?也許有人會說古柯鹼的毒性較高,但我還是不相信1"公克"的古柯鹼對人體的傷害,會高過100"公斤"的三聚氰胺。更別說一個是成人偶而飲用,另一個是嬰兒天天飲用的差別。同樣是食品,為何標準鬆緊程度有那大的差別?嬰兒食品不是要更嚴格嗎?有專家可以說明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