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月新2萬2,不少了,不要再抱怨了。

我怎麼覺得現在的政府總是想一些短期對策來解決問題,
長期對策都沒有,
還是他們覺得應該沒有長期對測的必要
因為長期不能只靠政府

還要靠企業跟最重要的"自己"


誰不想要金飯碗跟長期飯票

但這些都是要自己爭取的

考公務員很簡單?? 不想領22k 自己去考看看吧

但我知道要上大學很簡單.....連考都不用考

甚至有錢連上課都可以不用去上

不就是一張文聘 ...很了不起= =?
貓老闆
永生使徒 wrote:
甚麼大學考幾分 七分 是爛人嗎 我聽了真想吐
那頂標的學生 工作態度有絕對比底標的好嗎
分數高只代表他會讀書 不代表他的其他就都比七分的好
...(恕刪)



常常聽到這種感覺好像很豪氣干雲的言論

沒錯!!書讀的不好分數低的人不見得工作能力還有態度會比好大學的差!!!

但是有沒有想過分數低的人"一定"書讀的沒有高分的好

一個是未知數,一個是可見的...你要去賭看不到的東西..隨你高興吧!!

我不是替好學校好學生講話(我本身是私立吊車尾大學畢業)

學校好壞成績高低是一個"判斷工具"

如果你對學業真的沒興趣..你要先問問你自己,除了"學業"你有沒有別的東西能給人家當"判斷工具"?

我身邊不乏功課一團爛但是在社會上混很好的人

有些很會寫程式,有些畫畫超強,有些就是很帥很美(這天生的沒辦法)惹人愛,有些人際關係很厲害

但是當你"只有"學業能拿出來讓人家檢視的時候,還怪人家只會看你的學業

這不是自找的嗎?能怪誰?
banco2716 wrote:
版上在炮的清一色都用...(恕刪)

小弟想發表一下淺見,當金融風暴的時候,我想資方已經沒有再考慮什麼"培養人才,永續經營"的鬼話了,心中只有cost down吧...

我以資方的立場來想,金融風暴來了,要讓公司維持收益的方法不外乎開源跟節流;開源應該是無解,大家都一樣慘;而節流就可以各憑本事了...

我想想如果我是老闆,我現在有兩個6萬6的員工,先lay掉1個,然後利用政府的2萬2找3個新進員工,除非這3個2萬2的真的很爛,不然老實講我不相信3個抵不過1個用,這就先省了6萬6;另1個6萬6的再來個減薪10%,又省了6千6,而且因為怕沒工作,甚至連之前被lay的員工的重要工作都可以丟給他,較容易入門的則丟給那3個新進的...這樣我總共省了7萬2千6,達到cost down逾5成,生產力又不會大減,說不定還更好...
而這3個新進員工一年到了,金融風暴也過了,我留下1個最好的昇為正職,並用力給他加薪50%,變成3萬3,讓他跟之前留下的那位一起負擔原本金融風暴前2位員工的工作;另1位也調回原薪,雖然調回原薪及加薪這部分完全自付,但是因為金融風暴過了,開源一事成了可能,而且帳面上算也比金融風暴前節省25%的支出...如果我摳一點不調薪加薪,省的更多...
So long ago, another life, I can feel your heartbeat...
說一下我門公司那三位可愛的22K...

X君:上班遲到,下班早退,刷油漆刷一天只刷了兩片榻榻米大的範圍...

Y君:麻煩他做A,他嫌累;請他做B,他嫌麻煩...中午11點半雙手一攤等吃便當(中午12點午休),下午4點半等下班(下午5點下班)...

Z君:請他處理文件,非常阿沙力的說好!並且答應下午交出來,等到下午,問Z君文件好了沒?卻得到以下答案:沒有啊!你哪有交代我做事???

跟他們提醒這種工作態度有點不太好

三位可愛的孩子異口同聲跟我說:反正有簽約一年啊!妳也不能拿我們怎樣!!才領22K妳想要我們做多少事??

對..我不能拿你們怎樣,但業界很小

你們再毀了自己的未來
22k是好是壞,這個有兩極的看法!!
但是對於現在的大學生,我想說的是,態度很重要!!你是什麼學校的我可以不管,但是態度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深度、廣度!!連我們公司三萬塊請一個作業員都會被名校學校嫌了!!= =真不知怎麼樣的條件才是好的??
大學生值不值22k或許有爭議
但是大家的討論,對於22k政策很爛應有共識
做的罵、企業主罵、繳稅的罵、被拖低薪資的罵

為什麼大家不把精力花在告訴政府不要再這樣花人民的錢
這不是正本清源的方式嗎?

現在政府又要改成補貼一萬
到底以後大專生,是可以領到22K(企業)+10K(政府)=32K
或者12K(企業)+10K(政府)=22k
或者7280(企業)+10K(政府)=17280

如果大家不表示意見,讓政府再急就章亂來,大專生17280不是夢
到時候大家再來討論大專生值不值17K嗎?
suhsien wrote:
大學生值不值22k或...(恕刪)

其實要政府把這個22k政策拿掉一定沒問題阿@@重點是...配套措施= =
不然拿掉了,又會有人開始炮失業率高,政府什麼都沒做!!
還有一點我一直執著的,就是大學生素質的提升是必要的,但是,學校也該教導一下他們,找工作態度也很重要阿@@

KATOOD wrote:



常常聽到這種感...(恕刪)


你講得深得我心呀~

記得曾經讀過美國經濟學家對學歷的看法,

簡單說,唸到哈佛的人不見得比只受過基本教育的人能力強。

但是,他起碼證明了他能夠長期的持續性努力,去達成這個世界對他的要求。

而沒有念的人,則沒有相對應的東西可供考核。站在企業管理的立場上,選擇哪一個自然不言可喻了。

你是老闆,兩個人你都不認識,你要請一個已經證明過他可以長期(申請學校一定是看長期的表現)且持續性的達成別人對他的要求(應該只有極少人是天生就愛念課本吧?所以會唸當然是基於別人的要求。),並且最後在競爭中獲得領先的人,還是你要選個完全沒有任何證明的人?

大部分會嗆學歷無用的人,往往只著眼於少數失學的特例,卻忽略了要考慮的是平均而言,選擇高學歷的人對公司來說會是比較保險的決定。當然,如果你沒有高學歷,但你有非常驚人的經歷,比如你的發明獲得世界認同、或是你自己創設了成功的企業,那也可以證明你的未來是值得投資的,相反的,你又沒有學歷、又沒有經歷,那麼為什麼公司要覺得你可以替公司帶來收益呢?

還是那句話,以現在接近100%錄取率的大學生,你要怎麼證明你可以為公司帶來不止2萬2的收益呢?公司給你錢,不是因為你需要多少錢,而是看你能帶給公司多少獲利呀!
suhsien wrote:
大學生值不值22k或許有爭議
但是大家的討論,對於22k政策很爛應有共識


我覺得問題就在於,大家對於22K政策「哪裡爛」沒有共識。

有很多的人認為「22K爛----因為22K導致大學生薪資降低」。

這裡就是大家比較有爭議的地方,因為許多人(包括我)認為大學生薪資降低的原因不是22K提出的關係,
而是現在的大學生中有許多比之前的高職生還不如,自己沒有競爭力,自然拿不到較高的薪水。

加上全球化、金融風暴及新科技的發展必然導致薪資問題,君不見印度能分擔美國、英國電話客服的工作、金融風暴下各種訂單及消費大幅下滑、新科技又大幅減少人力需求,所以這幾年無經驗的年輕人基本上根本連找到工作都有困難,更別說是高於22K的工作了。



至於22K導致公司只願意出22K的論調也很奇怪,難道台灣不是採資本主義嗎?在資本市場中,私人公司願意出多少薪資難道必須要政府規定嗎?臺灣已經有最低薪資的保障,22K有沒有超過他?有,比17280元超過4、5千元,那麼你憑什麼指責這些只願意出22K的公司呢?私人公司自己決定員工薪資不行嗎?

另外,在經濟學的一般認定中,最低薪資甚至是被認為會導致貧富更加懸殊、失業率更增加的結果,所以在絕對奉行資本主義的香港,是沒有最低薪資的(香港前陣子才吵過要不要通過最低薪資的立法,當然結果是不過。)

好吧,最低薪資越高,失業率往往會成正比的越高,如果最低薪資訂得比目前更高,甚至是比22K更高,事實上臺灣的失業率必然比目前更高,因此,那些鼓吹的人自以為在幫助勞工,其實反而是在剝奪弱勢就業者利用低薪去搶工作的機會。這樣對臺灣會比較好嗎?




部份的人認為「22K爛-----因為沒有達到政府當初提出的目的」,當初提出22K的目的何在?是讓無經驗的大學生去實習以增加他們的工作競爭力,而不是在讓公司獲取免費可榨取的勞力!

所以重點應該放在防止公司濫用22K制度而排擠他正常的人力需求,把老員工解雇卻去申請22K,這種公司大家應該舉出來譴責,並譴責政府沒有嚴格檢討這些公司,排除他們濫用22K制度的機會。現在政府就是沒有做到這點,所以應該被罵被K,但並不是把22K取消掉。

你取消了22K之後,難道那些沒經驗的大學新鮮人卻反而突然有了工作機會嗎?或是公司會突然改用30K來聘僱這些沒有經驗的人嗎?當然不可能!



所以光是一句「22K爛」,結論及討論方向可以說是南轅北轍,這樣摻在一起討論,怎麼可能討論得出結果嘛,還不是吵成一團然後就草草結束了。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