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指中港交流道、大雅交流道?逢上下班時間不少人到外地工作或返家所造成的堵塞嗎?有沒有可能用高架橋或其他方式疏通。在利用更新巴士系統來增加便利性。(目前台中市的巴士系統應該是無言到了極點)
前面也有人貼上國外的捷運,歐洲的,國外的,我也想看看『台中』的
A:高雄也有了,某站屋頂的壁畫還花了一億元....但是那真的是隻啃錢的巨獸而不是金雞母。捷運寄望未來都市人口提升來支撐營運,但問題是沒有新型產業進入支持,人口數量是不會太大提升的。而本地人的生活習慣要一系間改變更不容易。
台中市之前不是要文化領航,光是三不五時辦幾場音樂會、蓋個中小型圓滿劇場那些格局都還是太小。個人是滿佩服胡老大的行銷和媒體吸晴力。但是沒有廣大的格局引進國際經驗來永續經營和學習,難以改變太多。大都會歌劇院趕快蓋。引進國際經驗經營文化建設週邊商機應該還比較有用。
感覺跟對面..廈門、廣州、杭州...甚至是寧波都越差越遠勒....ORZ。
masz1231 wrote:
交通不好,是因為車和機車太多
而不是公車太少
公車不是都會坐不滿不是嗎
就是因為公車太少,路線太差,造成大家不想去搭,才會坐不滿....
試想,等一班公車要半小時以上,這個時間自己開車早就到目的地了,就算上了車,公車繞行路線所花的時間幾乎是自行開車的兩倍以上(經驗:逢甲到火車站一個半小時,然而開車半小時),誰會去坐呢?會去搭的只有沒辦法開車的族群(不會開車的老人和沒駕照沒機車的學生)
不過台中東西向的車流多,路窄,加上有許多景點連結(中港路or西屯路上:東海 工業區 中科 中港轉運站 逢甲 老虎城 新光百貨 sogo 精明一街 科博館 NOVA 火車站 隔幾條路上的公益路上的勤美誠品 市民廣場 美術館)這些都是台中人生活休閒常去的地方,有條方便的捷運將這些地方串連起來,相信搭程的人口應該不會少
反觀南北向
以現有綠線來說好了
G0~G4:大坑
G5:天津路口,這附近有什麼景點嗎?離大雅路比較近的天津商圈,曉明女中,離中友、一中,騎車約5~10分
G6:洲際棒球場 附近沒景點,就真的只有球場,距崇德路口也要5~10分
G7:大雅路口...硬要講的話就是離高速公路10~15分,再來就是同G5
G8:河南路 離逢甲、文華近,騎車3~5分就到逢甲夜市,但公車就慢慢等...再不然坐小黃
G8a:和G8 同
G9:新光 騎車約3~5分,不過中港路上公車比較多,應該不用慢慢等,走路也可以到
G10:大業路 旁邊有天天都便宜的量販店,還有新國自在,旁邊有一些不錯的餐廳
G10a:文心公園
G11:五權西路口....不清楚
G12:豐樂公園
G13:大慶車站...就車站...可以去成功嶺或中山醫藥大學,有去成功嶺當過兵的就知道,每到懇親日附近就塞到爆....不然真不知道去成功嶺做什麼...
G14~G16:不熟了 和台中市有點距離,已經算烏日了吧?
G17:高鐵
就這樣看起來
這條線對台中人的幫助真的不大,對坐高鐵來台中的人可能比較有用
但也就像前面有人提到的,和鐵路站點重覆:大慶到大坑(太原站),除非是要去沿線的那些景點,台鐵已經夠用...
本應改善台中市交通的捷運現在看起來似乎在服務外地人(或是連結台中縣市),但真正繁忙的區域還是塞車
我還是覺得台中人需要的跟捷運搭不上關係,
台中迫切需要的是一個,
人性化,舒適,準確,安全,便宜,路線完整的公車整體規劃,
以台灣捷運來說,
當初台北確實是交通需求太大,
所以需要捷運來分擔交通流量,
以台北人的通勤習慣,
有得使用大眾運輸工具,
大部分人是不太會自己開或騎車的!!
中捷若是跟高捷一樣,
對未來充滿了期許,
那恐怕也是要多花幾個資本額來賠,
自負盈虧??
別傻了!!
跟前面有人提出的意見一樣,
先叫這些官員從薪水裡提撥個3~4成來入股,
看看這些官員會不會露出真面目,
你們還真的以為你要的捷運,
跟他們所盤算的捷運是同一件事啊!!
你們真的以為他們是菩薩苦民所苦,
心疼市民們飽受不良公車荼毒已久,
所以提出上策蓋捷運,救市民嗎!!!
如果深入了解過,
還繼續支持的也就算了,
那如果不夠瞭解,
那就別做這種要被殺了,
還幫人家數鈔票這種傻事,
我支持一個進步的城市,
需要有良好的交通運輸帶動人潮,
優良的交通也可以使城市的各種效率提升,
但以一個膚淺台北人的觀點來看,
我覺得這個建設案雖然還在初期階段,
直覺告訴我,
有鬼!!!
可以不用花大錢就整頓的先進公車系統,
為什麼要把錢砸到捷運永遠賠錢的無底洞!!
好的交通運輸可以為城市帶來稅收來源,
為什麼官員們可以將賠錢營運視為理所當然,
台北捷運當初也沒人先打這個賠錢的預防針啊!!
支持蓋中捷的蕭家旗都說會賠錢了!!
市民們不幹醮他,
還一堆人附和賠錢很正常的言論!!
這價值觀似乎有些值得再議的地方!!
atu2009 wrote:
是指中港交流道、大雅交流道?
不是,我是指連接豐原,太平,大里這些地方的路線。在尖峰時間,公車明顯不足以應付。
當然大雅交流道附近也常塞,主要是載運長途旅客大巴士很多。
中港交流道超塞,那附近已經快要變成台中市的新都心了,當然長途大巴也很多。
中港路很寬了,還塞成那樣,我不認為增加公車班車,那邊就不塞。
捷運藍線也會經過這,運量應比公車有效率。
要是台中捷運蓋的很爛,那是另一個問題了。
高雄捷運我沒坐過,只是我每幾個月經過一次,就會發現高雄有新建設。
高雄的路燈,我很喜歡。會發光的指標,我也是先在高雄看到,台北辛亥路上現在也有了。
像您所提到一億去搞壁畫,我還真不了解。
台北捷運的垃圾桶不也要好幾千塊嗎,可能是為了吸引乘客的激進手段吧。
捷運只是大眾運輸的一種,現有公車的改善當然是要的。
在現有道路已經不能拓寬的情況下,像是北屯路,往豐原的台3線,用旁邊的台鐵鐵道,來變成捷運。
就增加車站,增加運量,去達成目的即可。
火星上的alumi wrote:
...(恕刪)
中捷若是跟高捷一樣,
對未來充滿了期許,
那恐怕也是要多花幾個資本額來賠,
自負盈虧??
別傻了!!
...(恕刪)
可以不用花大錢就整頓的先進公車系統,
為什麼要把錢砸到捷運永遠賠錢的無底洞!!
好的交通運輸可以為城市帶來稅收來源,
為什麼官員們可以將賠錢營運視為理所當然,
台北捷運當初也沒人先打這個賠錢的預防針啊!!
首先台中捷運跟高雄捷運本就不同
高雄是花大錢都要蓋一個媲美台北的重軌地下捷運
台中頂多只是輕軌高架而已
這兩者造價就不同了~營運成本也不同
高雄虧一個資本額不代表台中也會
在來台北當初也沒人先打預防針?
只要是蓋在台北沒人會反對即使最後變成養蚊子也沒人會反對
因為是理所當然~就因為台北是首都國家進步的象徵建設沒人會反對
像貓覽就是一例~這要是蓋在高雄鐵定被翻到爛
有些台灣人有見不得人好的心態自己的城市可以蓋美蓋進步一點
別人的城市維持傳統公車就好
捷運不一定是重軌~別人要蓋個符合城市效益的低價輕軌不行嗎
看日本從千萬人口大城市到50萬以下小城市人家建設都不錯
反觀在台灣只有台北可以~其他都不行
在北部房地產還有人說台灣只有台北縣市和桃園縣需要捷運~其餘不用蓋捷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