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敢神經 粉大條 wrote:把食物拿走以及放紙條的 我現在不太敢亂拿基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外加我覺得那食物 放了5小時~~~~應該也快壞了吧XD一樓管理員阿伯應該也不想理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理)我打去的是在他們辦公室的委員會主任
科學老肥瞎 wrote:蕉哥,你這圖有點糊啊...(恕刪) 沒辦法,電腦螢幕截圖,再貼到小畫家,解析度本來就不是很好,我剛剛用手機拍照上傳,這張應該比較清晰一點了。不過圖片只是輔助說明而已,我簡單說一下那個圖表的來歷。我用EXCEL做了好幾個檔案,每個檔案少則6個選股策略,多則9個選股策略,這些檔案加起來,總共有2-30個策略,然後每天盤後收集資料完成之後,所有檔案會依據檔案中各個選股策略所設定的條件,去挑選出當天符合該策略條件的股票。我這樣做已經一段時間了,期間也曾經嘗過無數實際買賣驗證失敗的例子,不過失敗之後,我會再對該策略進行調整與修改。而現在我PO上來的這個策略,其實是2-30個策略中,其中1個比較不錯的策略。這張圖表其實就是我把該策略之前所篩選出的股票,設定持有20個交易日,然後再檢視在20個交易日之內,其績效表現。這樣說吧,當天盤後資料收集完成之後,該策略篩選出多檔股票(不過有時候可能也會連續幾天沒有符合條件的股票),於是我就設定以隔天的開盤價進場,然後再以20個交易日之內的最高價去計算其最高報酬,然後我再把其中報酬率大於6%以及11%的股票以不同的顏色來區分,並且也把其中最大損失會超過10%的股票以不同顏色來區分,於是這就是目前圖表所顯示的樣子。我就以2024年1月19日當天盤後所篩選出的股票(BD欄位)來簡單說明一下,當天盤後總共篩選出9檔股票,因為1月19日是週五,因此下個交易日就是1月22日(週一),然後我就以1月22日的開盤價來當作那9檔股票的進場點,然後從1月22日進場之後的20個交易日之內,各檔股票的的最高點去計算其報酬率,於是就得出這9檔股票裡面,其中有8檔股票在這20個交易日之內的報酬率超過6%,而這8檔超過6%報酬率的股票之中,又有6檔的報酬率是超過11%。(至於我為什麼會設定6%跟11%,以後有機會再說明)。然後我再把每個交易日篩選出來的股票,進行整理與統計,於是就會看到A欄跟B欄的統計數據,簡單說一下A欄跟B欄的整合統計數據,這個策略總共收集了79個交易日的數據,而這79個交易日之內,總共有582支股票符合篩選條件,(其中有些股票會重複出現,因為有些股票隔幾天之後又會符合條件),而這582支篩選出的股票裡面,20個交易日之內的報酬率超過6%有391支(占比 67.18%),而報酬率超過11%的總共有288支(占比 49.48%)這樣的比率其實還有改善的空間,因為我會再針對該策略進行調整與修改,畢竟一個策略必須經歷過大多頭與大空頭的循環驗證之後,才能確定策略的優劣,而老實說,台股已經很久沒有經過大空頭的洗禮了,所以我目前所有的策略都需要驗證與改進。反正就如同我前面說的閒著也是閒著,動動腦應該也可以延緩我發生老人痴呆的狀況喔。
真的是閒 wrote:我的使用方法跟這些差不多電極片兩用可以單獨使用 也可以銜接在小碗裡面增加吸附的動作有按摩的效果 那兩張圖片是去年還前年放在這1樓的沒有拍出全貌 其實還有很多零附件下面這些是網路圖 閒哥的比較先進,功能也比較多,我之前買的應該是陽春版的低周波治療器,只有附贈大小不同的貼片而已。類似下面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