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小康 wrote:
事實不是只有一個嗎?
在各說各話各自有理之情況下,
我才說要交由第三公正單位判斷,
你從媒體看到之影像結果並不是事實,
造成原因才是有待釐清之事實。
我對樓主所述之內容是否為事實有所疑慮,
且查證維大力網站所公佈之生產流程,
除非生產清洗空瓶程序出錯,
不然不可能發生影片所述問題,
當然如果是樓主故意汙衊,
將飲料倒出後生螞蟻再倒回是否也是一種可能,
之前遠東航空案件,
"妝"傷誣告空姐砸眼 日婦遭求重刑
讓我不再一昧相信媒體報導,
靜待事實釐清,
再予評論。
維大力易開罐汽水生產線
生產製造流程:
空罐上線→洗罐機→充填機→封罐機→回溫機→
吹乾機→液位檢測機→噴字機→包裝機→棧板機。...(恕刪)
那..請問人的因素哪裡去了?
假設今天若我是懷恨離開的維大力員工...離職前搞個螞蟻窩到瓶罐裡..
是的..維大力製程可能完全沒問題...
那..消費者就倒楣嗎?司法就完全能夠查清楚此事嗎?
這又不是二分法..不是維大力的錯就是消費者的錯!..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可能性了嗎?
但不管如何..異物出現在維大力的產品裡..消費者又沒提出任何賠償..
換做我是維大力公司..我也要概括承受這件事!
canceryct wrote:
1. 要有那麼多螞蟻同時存在的狀況,
2. 洗瓶機洗不掉(洗瓶機, 只是急短時間清除細微異物用的, 有可能再加上部分消毒能力, 螞蟻窩已經黏上去了, 而不是一個螞蟻窩在裡面晃來晃去的),
3. 要有粉粿狀的東西出現, 表示成分中必須有大分子聚合物(多醣或蛋白, 醣蛋白等), 但汽水成分裡沒這些東西, 而微生物生成的的機率不高, 汽水裡能出現的, 主要是酵母菌, 但要在密閉空間產生這麼大的粉粿有難度, 而照樓主所描述喝下去的感覺, 只是沒氣跟有異物感, 也就是並沒有酵母菌所產生的那一些現象出現, 因此大分子聚合物有可能本來就在裡面
4.在酸性環境下, 3個月以上的浸泡時間, 螞蟻窩有機會變成那個樣子(水合與降解), 不過實際上會不會變, 還是得做做看實驗
5. 沒氣的問題, 不一定是化學作用造成的, 在低溫(他們說的4度啦, 讓二氧化碳在飲料中溶解度提高)充填時, 碰到大量的小螞蟻成核點, 且是大量室溫的物體(包括螞蟻窩), 有可能在封蓋前, 物理方式, 該跑的氣體早已跑掉大半..(恕刪)
大大真是生化方面的專才阿!

zinovia wrote:
其實這個案子還有一個...(恕刪)
有屍體支離破碎情況發生,其實這些照片越仔細看,越能有些新發現呢
在"還有"之前....
在"越"之前...
是用白目帳號看的嘛....


還有 回沒五篇文...
口氣就一模一樣了....

貪是貧字頭 慾多化成愁 千江取瓢飲 知足自長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