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version wrote:
很多人真的要想想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恕刪)
+1
很多人一直強調"救急不救窮"
但是"救急"跟"救窮"根本是兩回事
各有其功能性與需求性
前面的希飛斯1大已經舉了很多例子
幫助一些弱勢家庭或受傷害的人, 是一個漫長且專業的輔導
絕對不只是放飯, 發放救援物資, 陪著受災戶哭一哭就可幫助得了的....
不是說那些婆婆媽媽的志工們做得不好, 事實上他們做的也有限....
在滿足吃飽穿暖的最基本需求後, 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要做
但很可惜的是, 慈濟並沒有轉型或發展成為專業輔導的社福單位....
我個人是認為, 給他魚吃不如給他釣竿教他釣魚
我會把我自己有限的資源捐給一些長期默默關注一些弱勢家庭或疾病的團體
希望幫助他們成長, 走出困境, 這是一個漫長的路, 而且不見得看得到成效的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要去做
不要一直強調"救急不救窮", 兩種方向都很重要, 都要有人去做....
這是我個人的淺見, 勿筆戰....
tamaki872 wrote:
各有其功能性與需求性"...(恕刪)
重點就在這句話,性質不同,不能叫他們去做非專長的事,
至於有人提醫院的事,慈濟是需要更多的關心,但是,進慈濟醫院的醫師或護士他真的有這個心嗎?
就像你去新加坡,人人說治安好,可是還是有不法之人,我可以就說新加坡不是個治安好的國家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