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雲 wrote:
是說哪天重慶單軌有...(恕刪)
根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下列情況可以使用繁體字或者異體字:
(一)文物古跡;
(二)姓氏中的異體字;
(三)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
(四)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
(五)出版、教學、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的特殊情況。
先進與落後,主觀因素較大,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斷標準。比如:
1、排隊
本樓就有大量臺灣網友提及中國人不排隊。之前也經常看背包客棧、痞客邦、天空部落、隨意窩等部落格個人遊記,不少人稱在北京地鐵被插隊的經歷,我想可能是臺灣人排隊時與前人保持距離過大造成的,我想有這種可能。而有些人提到在北京自由行1周,在地鐵上親眼看到大小便,建議去買彩票。反正我一個在地人,一次都沒碰到過。
2、廁所沒門
同樣,看到許多許多臺灣網友遊記,在北京碰到廁所沒門。說良心話,我一個在地人,還真不知道哪裡有廁所沒門,要想知道得請教臺灣人。我想其原因,可能臺灣人(部分)比較好這口,把廁所沒門當作一個旅遊景點了,如果旅遊一趟沒找到廁所沒門,好像白來中國一趟一樣。
3、說話大嗓門
這個咱得承認。但我發現一個規律,在中國,接受教育較少的人說話嗓門偏大;而在臺灣,名人、政客嗓門無敵。本熱經常看臺灣談話節目,如:三立的新臺灣加油、民視的政經看民視、年代的新聞面對面、中天的新聞深喉嚨、新聞龍捲風、JET的新聞挖挖哇、東森的關鍵時刻和57金錢爆、公視的有話好說、UDN的大而話之等,這些人說話不光嗓門大而刺耳,而且插話,毫無禮貌可言。別跟我說他們不是臺灣人。
4、汽車按喇叭
這個也得承認。但也沒臺灣人(部分)說得那麼嚴重。我想可能是臺灣人對喇叭聲較敏感的原因,臺灣人普遍認為,按喇叭就是挑釁行為。而在中國,按喇叭基本功能是提醒,然後才是不滿和挑釁。反而,中國人對臺灣街頭的機車聲(尤其是拆掉消音器的)比較敏感。
5、電梯扶梯右站左行
不少臺灣人還認為這是文明、有秩序的行為。我只能說壞習慣改過來很難。北京也慢慢形成了這個壞習慣。雖然我認為這不科學,但我還是站在右側。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