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0

談談佛教

真的假名字 wrote:
你以為我會因為仙道彰而笑嗎?……我真的笑了

其實我不知道某時期的中國,流行仙道文化,到底好不好?

我也不知道,某時期的中國,是否對「自己的」仙道有所誤解?

所以.對照一下

有時候,經裡面講的是五趣

五趣 的說法,比六道,少的是 -- 阿修羅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cman4434 wrote:
請教為何不唸「釋迦牟尼佛」而是唸「阿彌陀佛」呢?

淨空法師:念釋迦佛跟念阿彌陀佛一樣不一樣?

有人專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他不念阿彌陀佛,學天台的。跟念南無阿彌陀佛一樣不一樣?不一樣。因為繫心本師釋迦牟尼佛,必須要得三昧才管用;一心繫念阿彌陀佛,不得三昧也管用,帶業往生,他能往生凡聖同居土。念本師釋迦牟尼佛不行,念本師釋迦牟尼佛,真的要得定才能管用。像阿羅漢,要得九次第定你才能超越六道輪迴。你先得到的是四禪八定,這是世間禪定,第九定才超越六道,叫出世間。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沒有帶業往生的,沒有這個,所以在這裡不行。在這個地方,無論繫念哪一尊佛號,在理上講講得通,但事上講的時候,你得不到一行三昧,就是你不能得到念佛三昧,那你就沒辦法。
https://kknews.cc/zh-tw/collect/kmog6oq.html
西方極樂世界是佛教大學

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今天才完全明瞭,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是個學校,是個佛教大學,阿彌陀佛是校長,到那邊是去求學的。因為介紹裡面,沒有介紹這個國家國王是誰、上帝是誰、首相是誰,沒有;也沒有介紹這個國家有多少個城市,生活狀況,統統沒有。

我們怎麼看,看來看去,極樂世界只有兩種人,一個老師,一個學生。學生確實分三等,好像有研究生、有大學生、有專修班,它有三等。

上等的是法身菩薩,我們前面讀到的那些大菩薩,到極樂世界的太多太多!他們是去念研究院的。
再其次的是小行的,也就是阿羅漢、辟支佛,像我們這個世界十法界裡面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四種人,生方便有餘土,這中等的。
我們這一輩,凡夫,也能往生,生什麼?生凡聖同居土,我們到那邊從頭學起。

學生有等級,如果從《華嚴經》說,那就是五十一個階級,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五十一個階級的學生統統都有,而且每個等級的學生都是無量無邊。阿彌陀佛主持這個教育,十方諸佛讚歎,而且十方諸佛常常到極樂世界去上課、去講學。

所以,校長是佛,教授都是佛,都是諸佛,這個學校到哪去找?你在這個地方修學,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別的,是去求學。佛門術語叫往生,現在話叫移民,我們移民到極樂世界,是去求學的,而不是去享受的。學校校園環境非常好,如果是戀慕,想到那裡去享福,這個人去不了,為什麼?跟他們的教學宗旨不相同。所以一定知道到那個地方是去學習的,畢業了就成佛。幾時畢業每個人不一定,你要是勇猛精進,你學習的時間縮短,你大幅度向上提升,你很快就成就。如果根性鈍一點的,懈怠一點,他不會留級,他沒有退轉的,慢慢一步一步往上升。換句話,到西方極樂世界保證你成佛、保證你圓滿,這個學校太難得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六五集)
cman4434 wrote:
所有眾生都能修成佛? 那為何輪迴還要劃分成六道?
如此思維,生為一隻蜜蜂修成佛的機率應該比人容易,因為牠們只有辛勤工作,未造身口意等業。

「六道」是眾生自己心想識變+物以類聚形成的,不是哪個造物主造的。

眾生總有一天都能修成佛?
佛=覺者、福慧圓滿者,
凡事信願行缺一不可,
光想不行動,光說不練,
何時能修成佛呢?


人可以聽聞佛法,了解如何離苦得樂,
絕大部分的畜生道愚痴執著自己的身體,
離開畜生道到人道後才有辦法修行...
流浪小花貓 wrote:
有多少人找到本心,又有多少人能在紅塵中不迷失呢?


在此娑婆世界的確是甚難甚難,因此世尊憐憫此界眾生不請自說阿彌陀佛淨土功德莊嚴,並勸導弟子們念佛往生,而流傳下來《佛說阿彌陀經》。

在經文中釋迦牟尼佛甚且三度對舍利弗尊者等弟子們說:「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或者說:「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例如經文裡面說:「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阿彌陀經》的最後,釋迦牟尼佛以:「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說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佛說阿彌陀經》)作為《阿彌陀經》的結語。

可見釋迦世尊全然慈悲無私而勸諭娑婆眾生,應當發願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實在是因為眾生的根器、心量、因緣不同,為了憐憫、救護娑婆五濁惡世眾生,因而開示彌陀淨土殊勝莊嚴,以及發願往生的方便行門。

也在此勸請發願往生阿彌陀佛淨土的菩薩行者,未來際可以再迴入娑婆來利益此界眾生,頂禮讚嘆大心之菩薩摩訶薩
天理昭彰、報應不爽、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定慧等持、行善布施、災劫消弭、逢凶化吉,阿彌陀佛!

vu84vu wrote:
「六道」是眾生自己...(恕刪)

人可以聽聞佛法,了解如何離苦得樂,
絕大部分的畜生道愚痴執著自己的身體,
離開畜生道到人道後才有辦法修行...


上面這句話有邏輯上的問題, 如果畜生道是愚痴的, 按理來說, 牠永不可能離開畜生道的, 如何能上升到人道??
cman4434 wrote:
上面這句話有邏輯上...(恕刪)

直到受報的能量結束。

六道眾生絕大部分都是莫名其妙地生來,無可奈何地活著,然後不知所以然地死去...
cman4434 wrote:
上面這句話有邏...(恕刪)

假如 有人 殺害牠
就會有因果 業力,下一世就可能換種

所以 殺 因果 業力 最重

小笨賢 wrote:
假如 有人 殺害牠
就會有因果 業力,下一世就可能換種


如果畜生受殺害是牠應受的業報, 殺害牠的怎會有事? 這不是註定好的戲嗎? 一個註定要殺, 一個註定要被殺!!

cman4434 wrote:
如果畜生受殺害是牠應受的業報, 殺害牠的怎會有事? 這不是註定好的戲嗎? 一個註定要殺, 一個註定要被殺!!


佛教講"因果",不是"註定",因果的因改變,果就會變,就不會是註定.會種什麼"因",其源頭就是存在什麼"念",起善念就會種善因,起惡念就種惡因.不思轉因,果就不會變,這就是註定.

而你會起什麼念頭,就是跟你的"業"有關.業造就你這個人的性格與習性,有的人生性殘忍,有的人生性軟弱,但慈悲的修行可以漸漸化解我們這種累世的習性.

畜生受殺害是牠應受的業報,那執行殺害的人也是他的業報,殺害牠的怎會無事?戲會繼續演下去.


  • 117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