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家裡
你如果在外面都靠自己
看你是覺得兩萬2少
還是沒工作少
會發這種文章的,我看也是很難成功的人
什麼都還沒付出就只會嫌
講難聽一點,你什麼咖阿??
肯用你就偷笑了啦
*To Get Her*
但就該活該可憐拿跟高中生一樣的水準嗎?
撇開極端值,一些很鳥很混的大學生跟很認真的國立大學生
我想大多數人的知識水準是不會差很多的(以常態分配來說)
而且平均知識水準一定高過高中生(請撇開極端值,謝謝)
如果真的普通水準的高中生跟普通水準的大學生差不多
那應徵條件幹麻要大學生?
那這些人就該被媒體以偏概全的抹黑成腦殘草苺族嗎?
資方就沒壓柞勞方嗎???
有的朋友剛畢業的時後(普通私立科大)去一家算有名的連鎖賣場上班
月領22000,天天加班,六日還要去
由於是第一份工作怕有不良紀錄不敢離職死撐著
過了一年後才找到機會跳槽
人很努力,但這樣被資方玩,資方沒錯嗎??
有些公司把加班當做正常的,美其名是責任制
但實際上根本是工作負荷過重,然後還不準人申請加班費
然後每次年終分紅、員工配股
累的像狗的基層員工、基層主管拿的少的可憐
但上層的高階人員拿的都是數十倍、百倍的分紅
有些較年長的人老是說不要太計較金錢,要放遠一點學經驗
但現在已經不比30年前有拼就可以出來當個老闆或搭到企業成長順風車了
有的人在大企業裡打拼一輩子可能也只是個課長科長之類的
位置越往上是越少,不要只會給大家造夢,但事實上機會是越來越渺茫
20年前的房價跟現在的房價差了10倍
但薪水有漲10倍嗎????
家父北上打拼時吃的米粉湯一碗5元
現在一碗35還40,薪水有漲7倍嗎?
台灣的國民所得跟十年前比起來成長了
但就基層員工來看沒有啊
那錢都到那去了??
唉...
抱怨這麼多
還是要面對現實
自已的運氣算不錯目前工作的地方還不錯
但之後不知道還能不能留下來(簽約性質)
希望不能留下來的話下一份工作也能像現在的不錯
kknetkknet wrote:
??這... 太偏激??....
依這樣的邏輯
反過來說 舉例 家裡開餐廳可以月入50萬 為何要念書? 是這樣嗎?
(恕刪)
應該說是力定志向就朝這方面發展
開餐廳可以去學餐飲管理或是烹飪相關
而不只是單單為了生計委曲求全
不過這只是理想化拉
現實生活大家還不為了糊口飯吃
真正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的人太少了
難怪很多人有錢人想往國外跑
雖然現今國外的就業市場也大不如前
不過起碼比台灣要好些(撇開種族問題的話)
而人家會強大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各個階層各司其職,老外從學生時期就很有想法
未來要幹什麼,藍圖畫的差不多,之後畢業就開始執行,想辦法開創出一片天
不像國內以賺錢為主,有幾個醫師是從小自願當醫師
當年電子電機起飛時,有幾個科技人是因為興趣而投入
當年企管需求量大時,有幾個學生是因為對企管有興趣而投入
相對其他科系造成排擠效應,大學廣設,熱門科系狂開
久而久之造成供需失調
我永遠支持假考部隊淘汰多餘系所,無關受教權,只是教育真的需要改變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