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濤爆裂 wrote:
剛剛又看到一則新聞....(恕刪)
我只知道台灣正統的教育換湯不換藥那麼多年,已經很明顯看得出是失敗中的失敗了
但新一代的家長還是不斷把小孩送進這個不及格的無限迴圈中,還要求得成為及格中的及格
swiftboy wrote:
不是合理化~而是應該讓家長有教育選擇權
例如
學區內有3顆蘋果
難道改成1顆蘋果 1顆梨子 1顆橘子讓大家有更多選擇是不對的嗎???
swiftboy wrote:
雲林縣是農業縣
縣民多務農
農閒時間投入小朋友華德福教育是可能的去遠地讀 是有困難
這也是雲林縣採公辦公營華德福學校的原因 雲林縣民沒有多餘的錢 但是可以有農閒時間可以與小朋友一起成長
swiftboy wrote:
至於古坑國中老師有沒有認真教學這件事 其實非常單純
42個老師教400個學生 應該不能再告訴大家老師負擔重了吧
大家想一想 連不打成績 沒有考試 主張無壓力學習的華德福教育 都可以教育出國中基測PR值能夠達到全國
平均值的孩子了
身為抗拒華德福教育 全力信奉主流教育的古坑國中老師 卻交出一張國中基測PR值30的成績單..以目前接受主流教育的家長或普羅大眾來看 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認同他們是認真教學的嗎????
張沐風 wrote:
你的理由真是一個比一...(恕刪)
怒濤爆裂 wrote:
剛剛又看到一則新聞....(恕刪)
swiftboy wrote:
台灣已經解嚴超過20年
竟然還有人認為(戶籍綁學區)這樣威權體制的遺毒是理所當然???
況且全台灣都知道
每個戶籍都有規定就讀的學校
但是人民有自由隨時都可以遷戶籍去讀想要讀的學校....
換個市場論調的方式說
不同的教育方式在體制內公辦公營實行
一來並沒有比其他體制內學校多花納稅人一毛錢
二來解決原體制內學校招生不足的狀況
讓人民有教育選擇權~有何不妥??
像雲林的狀況
目前施行華德福教育的兩所學校
在之前都是教育部明令應該裁撤的學校(全校人數低於50人)
既然是教育部明令應該裁撤的學校
那就沒有原學區的問題~因為教育部本來的規劃是認為,應該把學校裁撤~然後把原學區的學生併入其他學區
換句話說~這些學生本來應該就會被劃到其他學區
後來是因為施行華德福教育後~全校學生超過50人~才能把原本要被裁撤的學校保留下來~
所以這些學生是多了一個選擇~並沒有任何損失
事實上~要爭取辦華德福教育的學校何其多~
雲林縣的兩所學校都是當地居民或當地原學校家長會去爭取華德福教育進駐的~
還有
在該兩所學校辦理華德福教育之前與之後~該兩所學校家長會長都還是同一個歐~
這也證明了該兩所學校原家長自主爭取在原校施行華德福教育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