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舊士林夜市賣的是什麼東西
蚵阿煎3攤..只有入口第一攤生意最好
花枝羹..豬肝湯..豬心..豬腦4攤
廣東粥..皮蛋粥2攤而已..還是入口那家生意最好
賣鼎邊銼的1攤
賣花生糖的1攤
賣士林大香腸2攤...只有中間那攤生意最好
大餅包小餅2攤
賣士林大牛排3攤
賣水果冰的2攤..愛玉冰的1攤
賣現切水果的2攤
現炒羊肉..牛肉2攤
鐵板燒1攤
後頭一些賣雜貨..賣蛇肉的..那個不算
怎樣...這才叫混士林的
看看現在臨時市場100多攤..賣的東西..跟我列的攤表..有很大差別嗎..沒吧
實在沒什麼特色...但是人潮還是一大堆
重點就是士林的特色..是大家都來逛士林商圈..士林夜市是順便逛的
加上銘傳大學就在旁邊..以前叫銘傳商專..只收女生..你就知道當時士林的盛況了..多熱鬧了
所以不管夜市搬到地下室或者地面..都不會影響士林的人潮的
以前沒捷運..人潮就多的不得了了..更何況現在有捷運..那就更不用說了
事實上以前的大東路上晚上12點以後..會有賣海鮮粥..賣知高飯..賣炒羊肉的..反而更熱鬧..住在當地的才知道
魔神啊 wrote:每一個公有地,也都是全民共有
捷運旁這塊地是全民共有的啊! 時間久了就變成他們專用的!
不過,每一個市場或商圈,不也就是這樣出租給某些攤商
難道這樣也叫做某些人專用?
不管這個原來所謂的"臨時市場"是不是自然形成
現在硬要說他不是士林夜市,我倒覺得是想模糊焦點
這麼大片的小吃攤商,本來就是為了暫時安置原本士林夜市內的攤位而集中至此
只是不知道為啥那片改建案可以改得這麼久
久到讓一些人已經以為這塊區域就算是士林夜市
到了現在,總算要把這些攤商又再遷回去,搞定他們的需求本來就是市府的責任
總不能想要吸引觀光客時,就把這些攤商當重點來介紹
想要改建或是收回土地時,就把它們當蚊蠅一樣驅趕
現在的黃金地段,又不代表當初搬來時就有這麼多人潮
台北市過去想要以政府之力推動的商圈
似乎並沒有比民間自行推動或BOT給財團還有效
我還真懷疑,每次這樣硬搞,到底是誰想圖利誰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ptx wrote:
每一個公有地,也都是全民共有
不過,每一個市場或商圈,不也就是這樣出租給某些攤商
難道這樣也叫做某些人專用?...(恕刪)
有沒有看到中間金色字眼"士林臨時市場"的字眼?
是臨時的哦! 不是永久的!
當初為了改建舊的髒亂市場, 事先在捷運旁蓋好全新的建物等他們入駐,
最後好說歹說終於暫時安置下來, 期間, 市政府還被攤商批的要死.
由於新地點比舊市場寬敞, 也有冷氣, 所以這幾年也就相安無事
如今要回到原坪數的新改建的舊市場時,
卻嫌原市場太小了, 原來他們的心理"已經回不去了"!
參閱 士林夜市B1店家罵 開會2次卻無異見
還傳出要就地合法....

士林夜市從原址搬到現在臨時市場..攤商也是罵翻了..說地點不好..說離商圈太遠
現在又從臨時市場搬回原址..又是罵翻了..真是見鬼了
我在舉例...
光華商場...從大橋下搬到臨時鐵皮屋..商家罵翻了..也是說地點不好
又從臨時鐵皮屋搬到光華新天地2..3樓..商家又罵翻了..說到2..3樓穩死
結果呢..光華新天地..人潮比以前還多..連附近商家都一起繁榮起來..原來西寧市場商家..更是爽歪了
士林夜市和光華商場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人潮都特多
所以說...只要有人潮..不管地下室或者2..3樓..會去的還是會去的
還有光華商場各樓層都有電扶梯..跟在1樓沒兩樣..士林夜市地下室一樣有電扶梯..還3座
電扶梯可是很重要的..想想捷運各個站..如果沒有電扶梯..你想會有多少人搭捷運了
畢竟爬樓梯和搭電扶梯..可是差很大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