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sel wrote:
沒錯,現在的霹靂布袋戲,本來就不是"布袋戲"
...(恕刪)
「金光」除了凸顯戴得太簡單,還讓人聞到一股味道。
台灣布袋戲的質變從清朝時代後場音樂改成北管就開始。
台灣布袋戲也從那個時候開始從文戲拓展出武戲成分。
日本時代,台灣布袋戲算是第一次受到人為干擾。第二次人為干擾是被迫講北京語。
台灣布袋戲從日本時代開始就懂得 Cost Down,也就是用曲盤(唱片)取代北管樂師。
台灣布袋戲從開始「吐劍光」開始,就被以正統自居的派別說成是「金光」(遠在黃俊雄之前),
但是當時那些以正統自居的派別自己不也是從南管改成了北管?
改成北管也是為了「劇情需要」、為了「吸引觀眾」啊。
哪來什麼「正統布袋戲」?
改成北管、改成放唱片、改成「吐劍光」...也都一樣是為了「劇情需要」、為了「吸引觀眾」啊。
今天的電影還不是一樣特效滿場飛?
考證一下,全世界最早引進聲光特效的野台戲,搞不好還真的是台灣的「金光布袋戲」呢?
接受新事物、學習新技術本來就是台灣生命力的一部份。
就像好萊塢的特效電影也有其生命力與時代性一樣,強調自己的電影才正統,能否定別人的存在嗎?
平心 wrote:
我的小孩一定要學會台...(恕刪)
原本就不講台語的人當然、也應該堅守、珍惜「自己的母語」。
忘了自己的母語,拜祖先的時候不覺得羞愧?
我家族一直以道地福佬自居
但十多年前修族譜上窮碧落下黃泉還派人回大陸去找根
才發現我們家族在唐山根本是客家人
來台祖後三四代也都是住在客家庄
直到後來才離開客家區到閩南人多的地方落腳
後來才被同化,這種叫做福佬客
其實台灣有不少人屬於這個族群
你說我的母語是啥?我哪一代的祖先該羞愧?
我現在知道了,那麼該怎麼做才不會羞愧?
語言問題就與語言問題
增加自己語言使用的誘因才是正辦
當一種語言的保存已經要訴諸熱淚盈眶的情感與罪惡感
恐怕那才是真的日薄西山挽救無方的時候
所幸閩南語客語都還遠不到那種田地
台灣真的有危機的是原住民語
不過我很悲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