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

高鐵有沒有人搭阿?~~高鐵瀕臨破產....

monmon wrote:
請大家在台北站 推著嬰兒車到南下月台
您就會深深體會到台灣高鐵有多麼豬頭


台北車站東邊門進來
有高鐵專用直達月台的電梯
推嬰兒車和輪椅可以利用這

電梯要高鐵人員手動打開
不會經過剪票口
所以出站的時候要走公務門(因為無進站記錄)

只能說台北車站是高鐵最熱閙但最老舊的車站
管理階層如不大換血再多錢也不夠燒,內行的都知道我在說什麼 !!
causewaytw1 wrote:
你很確定高鐵台中站沒有人???
你知道週一~週四離峰減班時段還常買不到票???
你到底有沒有搭過高鐵???


對不起,我不確定台中站沒人搭,我也沒坐到過台中站過,我有搭過十次左右的高鐵。(台南<->台北/新竹)
以及我很確認我是說高鐵設在烏日"很難"做的到台中市多數人的生意。並沒是"不會",請不要自行想像我沒說的事。

如果高鐵很有人要坐,地點設置沒問題。 怎麼會利用率只有四成,甚至搞到要破產。

註:我很喜歡坐高鐵,但我恨它設站的位置。

greg6143 wrote:
單價不一樣沒辦法比較吧?...(恕刪)


rick_xbox wrote:
不知道你的比較方式...是xx比雞腿嗎?
兩者票價高低差和營運方式根本不同,有這樣比法嗎?....(恕刪)


單價不同?里程不同當然單價不同,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吧。
同樣是軌道運輸的大型公共建設,真的沒法比較兩者效益及需求嗎?
我可不是用發電廠或港口、國家公園之類不同性質的異業來比哦~

換個方式,拿賣麵包來舉例吧...
甲公司賣1個1元的迷你小餐包,1年可以賣100個,總收入為100元;
乙公司賣1個10元的大炸彈麵包,1年只能賣20個,總收入為200元,
請問各位大大,哪樣的市場需求較大呢?請選擇:
1.小餐包共可賣100個 vs 炸彈麵包共可賣20個------------->小餐包勝
2.小餐包共可賣掉100元 vs 炸彈麵包共可賣200元--------->炸彈麵包勝

兩位大大會選1或2呢,貓小弟我選2
評估比較產品市場需求(或市場規模)大小,一般都是以產品營收不是嗎,
同為運輸業,用兩者運輸收入來比會很奇怪嗎?

所以高鐵96年運輸收入131億,97年成長到224億;
台北捷運,95年運輸收入83億,到96年為91億(97年尚未公佈年報),
應該不難比較才是~~


若不想用運輸收入比較市場需求的話,
這樣吧,同樣是大眾運輸業,哪用運量來比較也ok...
北捷是短程大量,高鐵相對上是長程少量,怎樣比較才公平呢?
一般軌道型大眾運輸總運量大小可換算單位為"延人公里",
(延人公里 Passenger-kilometers 在某一特定期間內,鐵路旅客列車運送旅客之運程總和。
即旅客人數與其運程乘積之和,以人公里為單位)

以兩者總延人公里比較運量夠公平了吧,查一下年報資料....
高鐵96年運量為3520百萬延人公里,97年運量成長為6566百萬延人公里;
台北捷運95年運量為3002百萬延人公里,96年運量為3298百萬延人公里(97年尚未公佈年報),
比較運量大小可發現目前高鐵運量約為北捷2倍。

回頭看一下兩者運輸收入比值也大約是2倍左右,
這邊大概是因為大眾運輸工具票價是由交通部依運具類別訂出每公里價格上限後,
各業者再參照交通部訂定之上限在限制內訂出各旅程票價,
所以高鐵票價雖比捷運高,但若考慮運程及速度後並沒有比捷運貴太多吧~~

amosyou wrote:
您確定高鐵營運成本跟北捷一樣算法,高鐵不會虧錢...(恕刪)


真的同樣條件算法的話,利息費用不是應該也要減去嗎?
高鐵97年虧250億,扣掉折舊189億及利息174億,是正的113億,
這位大大要不要想想後再算看看.....

台北捷運因為由政府編列預算興建,
興建資金成本因已由全民稅金負擔,
但高鐵因預算被刪無法直接由政府出資興建,
只好改由BOT方式由民間(名義上?)負擔資金成本。
高鐵有舉債的資金利息成本,
難道政府就沒資金利息成本,沒看到就等於沒有???
(到現在政府財務上一直都是負債的,這部份是一樣要付利息滴,
每年繳給政府的稅金就有一部份是拿來支付國債公債利息....)

若做個簡單的成本效益分析,
北捷興建成本4000億(現在應該遠不止了...),現在約1年100億運輸收入,
高鐵興建成本5000億左右,現在1年220億運輸收入,
你認為哪個效益較高?

高鐵計劃及台北捷運計劃都是很早就有研議了,
但是當初政府卻是選擇先拿錢蓋北捷而不願出錢蓋高錢,
若不是用BOT方式高鐵現在應該還是繼續研議中吧,
只能說當權者們的決策考量小市民還真不容易了解....

另,評估公共建設好壞不看本身效益高低,難不成要用顏色立場或個人好惡嗎.....?
愛睡貓 wrote:
以兩者總延人公里比較運量夠公平了吧,查一下年報資料......(恕刪)


這樣算看似公平..但總覺得哪裡還是怪怪的
大眾捷運不就是要以大眾為主嗎?

照你這樣說...10人坐了一公里(北捷) = 10延人公里= 一人坐10公里(高鐵)

那一萬人通勤坐了一公里 比較需要去蓋大眾捷運呢?

還是專為了某一人特殊需要 一人就要跑一萬公里 去蓋大眾捷運呢?

即使這各坐一萬公里的人負擔的起高額票價,這票價營運也支撐的起整各系統

但是社會觀感如何..



小弟也希望高鐵可以維持下去,畢竟有時候趕時間,或是沒坐上統聯的時候
高鐵是方便的備案

再者高鐵賺錢可能對老百姓沒關係.不用夢想向香港或是新加坡這樣全民退稅

.但是萬一高鐵賠錢倒閉..買單的肯定還是我們百姓
愛睡貓 wrote:
真的同樣條件算法的話,利息費用不是應該也要減去嗎?
高鐵97年虧250億,扣掉折舊189億及利息174億,是正的113億,
這位大大要不要想想後再算看看.....


您好,我已經減掉了

請您看仔細我的算法

另外也請您自己去高鐵網站看財報

我是用財報來計算的

請不要沒看財報就亂喊

所有營業外支出我都沒算,請看清楚

利息歸在營業外支出

我計算的只有扣出攤提的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

另外我並沒有說高鐵不好

我到高雄也常坐

我只是在批判原始股東及經營團隊

BOT的意義就是要自負盈虧

當初標案前就要評估好

而不是沒錢了來向政府與大眾喊窮

我這裡再貼一次

高鐵營業收入約230億

營業費用約146億(營業外支出的利息我根本沒算,請參考高鐵財報)

營業成本含折舊攤提約278億

扣除折舊攤提190億後之營業成本為88億

光營業費用146億加扣除折舊攤後之營業成本88億

就已經要234億的支出了

已經賠4億了





amosyou wrote:
您好,我已經減掉了請...(恕刪)

終於看到比較專業的了...
amosyou wrote:
我只是在批判原始股東及經營團隊

BOT的意義就是要自負盈虧

當初標案前就要評估好

而不是沒錢了來向政府與大眾喊窮

對這句話最表贊同!當初經營團隊以低標比下劉大掌櫃,讓當時我誤會『人家臺灣高鐵團隊可以這麼低價格蓋好高鐵並且營運,劉公你未免貪得太多了!』
現在蓋好了,開始營運就一直虧損到現在,那也是只能怪臺灣高鐵當初自己沒有評估好,所以,依照bot精神,本來就要『自負贏虧』,豈有再叫政府幫忙。在興建時,當時的政府已經幫忙很多忙,營運後再經營不下去,那就宣佈倒閉,由政府或是其他財團接手經營吧!
飛雨1974 wrote:
對這句話最表贊同!當...(恕刪)

嗯嗯~換政府經營...
看看台鐵如果用公司的財務算法,也不知破產幾次了,還好它是"鐵路局"
反正虧多少也是全民買單, 只是你我早都麻痺了,
看看公家經營的機場跟鄰近國家比像話嗎???
別傻了~政府經營就會有救? 效率只會更差
乾脆廢了台鐵與高鐵重複的路線
台鐵虧這麼久了,也老舊了
不如留下新穎的高鐵就好
  • 5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