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0

談談佛教

syntech wrote:
如果到了那時候還清楚...(恕刪)


如果按此理,待過醫院就會知,那淨土應該沒人去得了!
那㑹不㑹有妄語,開空頭支票之嫌?

cman4434 wrote:
如果按此理,待過醫...(恕刪)


可以去查一下 淨空法師 講述的地獄

其實,念甚麼都不重要,唯心一念而已
所以你不用記得,也必然會記得

如果有下一世,你就會把你的心念帶到下一世
所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要修的是功德(修心)

佛家有很多派別(紫衣神教也是一種)
建議除了你很確定那是佛說,或者不牴觸佛說中心思想邏輯
否則,都不用相信

KCLin0423 wrote:
可以去查一下 淨空法...(恕刪)


修行到底是要常駐天上淨土? 求得下世富貴平安? 還是要脫離輪迴,到達彼岸?
cman4434 wrote:
修行到底是要常駐天上...(恕刪)


求你當下身心安頓
當下身心不安
談什麼身後事,西方極樂,下輩子
都是鏡花水月
cman4434 wrote:
修行到底是要常駐天...(恕刪)


修行到底是要常駐天上淨土?
==> 因為在五濁惡世.. 求阿彌陀佛幫忙!! 到淨土修成阿羅漢-菩薩-佛!!
所以淨土是修鍊場所..當然是無聊的~~

求得下世富貴平安?
==> 佛祖說..下一世難再成為人

還是要脫離輪迴,到達彼岸?
==> 目前末法時期靠自力...超級難的超級難, 因為基本的深禪定(三摩地)都達不到了!!
別告訴我說 通達經書+熟記背誦 會有用~~ 呵呵

cman4434 wrote:
如果按此理,待過醫...(恕刪)


沒有.

因為很多人把"臨終十念"的意思搞錯了.
所以貶低淨土宗.
認為現在學禪宗就是高上大.
認為光念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
走的時候很平靜祥和,全身柔軟,
不是幻想.
我阿罵念佛六七十年,
最後在安養院跟看護要了一杯牛奶,
喝完就走了,
平靜祥和,全身柔軟,
火化時也燒出一堆舍利花,
雖然技術上無法得知有沒有去極樂世界.
但對照我癌症過世的阿爸及他的病友,
全身僵硬還有點扭曲,
算是很好了
cman4434 wrote:
請教,如果往生前唸幾聲佛號就能往生淨土,平日修行者不就白搭了?

有人說睡覺像小死,死亡是大死,
一切就像做夢一樣,
有幾個人睡夢中可以一心不亂?
完全掌握夢境?在夢中想起要念佛?
有幾個人知道自己待會就要往生了,
現在趕快念個幾聲佛號往生淨土?

絕大部分的人沒辦法預知自己的壽命何時終了,
意外說來就來,陸海空都有可能,
也有人睡夢中心跳突然停止,
一口氣上不來就結束此生了。

平時修行、念佛為的是什麼?
是在「練兵千日,用在一時」,
怕臨命終時心慌亂、有所障礙...
平時清醒時念,要念到夢中也在念,
那才比較有把握...
紫柏大師,有一日,有一位出家修行的人去參訪,請紫柏大師開示,頂禮後,他就請大師開示。

紫柏大師問說:「你平時怎樣修行?」

出家眾回答說:「弟子很鈍根,不會修行,只會念阿彌陀佛而已。」

紫柏大師問:「你念佛,作夢會念嗎?」

那人說:「我醒的時候,就提得起正念來念佛,但是若睡著的時候不會念佛。」

紫柏大師聽到的時候,大聲對他喝斥說:「這樣,你念佛那有什麼作用,作夢中不會念佛,你要求往生,不夠!

怎麼說?睡夢就是等於小死;說得比較不好聽,等於小死。今天晚上死去,明天早上再活過來,小死會再活。晚上睡著就等於小死,明天早上一醒就再活過來。睡覺是小死,小死不會念佛,十二月三十日到,無常若來,大死時怎麼會念佛?意思就是說:小死不會念,大死更不會念,這句話,就可以考察我們自己念佛的功夫到那裏?是否能往生?有把握否?就可以知道!就要進一步努力。

作夢很危險!你不要看成簡單的事情。作夢時你要特別注意,那時候第六意識不能自己靈靈覺覺作主,隨作夢時跑出去就危險!
平時的心念是啥?自己最清楚。
有人念念不忘D槽,
不時要觀賞一下才過癮。
人有旦夕禍福,
突然間一口氣上不來,
臨終一念啥念頭出現機率最高?
淨念?淫念?

淨念就生淨土,淫念就現惡道。



最近小學要段考了,陪小孩讀書複習中。
書要不要念?還是以不變應萬變就好?
書念了不一定考得好,但不念注定考不好。
PS.我跟小孩都只是駑鈍的凡夫,沒辦法考前不念書。
念佛也是一樣,念了不一定能往生,不念大概就是隨業流轉...

凡事都要準備的,
生、老、病、死,哪一樣不用準備?
懷孕生小孩,要產檢,要準備嬰兒用品...
買醫療險,生病住院的時候用得上...
投資理財版很熱鬧,就是希望可以多賺點錢,
早點退休,老的時候生活無虞等...
死亡不用準備?
有些人覺得要,有些人覺得不用,
法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這「一大事因緣」就是眾生了生死脫輪迴的問題。
「死生莫大焉」,關於生死問題,是很重大很重要的...
之前有談到看上面影片,才知道照顧老人要豐富他們的心

現在想想,其實,照顧自己的心與小孩的心,也應該都要豐富才是呀…

不然怎麼去豐富別人的心呢?

自己本來也在想怎麼才能豐富呢?

想到之前看到各種的布施方式可能是方法

這幾天看到大師提到類似以下的方法

要讓自己能從多一點的領域得到快樂,不要把自己的快樂侷限在孤寡的領域

給大家參考

Devin1927 wrote:
看到幾部跟孝順、長照相關的紀錄片、影片,給大家參考

我自己看影片的心得,跟老人相處,照顧老人,很重要的是豐富老人的心靈,讓老人家心裡的小孩、赤子之心被喚起,多讓老人家回想、談談他年輕時、小時候的事情,會讓老人家過的更快樂,也更容易相處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81020 - 人生最大的福氣
https://youtu.be/OTunPhW9bvI

在西方,沒有「孝順」這個單字,在近代東方,則有人提出父母不應該以孝順來綁架孩子,到底孝順重不重要?為人子女者該如何盡孝呢? 證嚴法師: 佛陀也常常這樣教育我們,很多經裡面都會談到孝道,父母是生我們的身體,養育我們,這當然就是有恩,有恩有德我們應該要報。都是要供養恭敬,不只是供養而已,還要恭敬,這個供養有兩項,一項是世間物質,一項是超越世間,就是精神,引導他身體力行在善道上,這就是最重要的孝。
證嚴法師:
其實禮佛、敬佛就像敬父母親一樣,所以話又說回來,若能對長輩有尊敬、孝敬的心,遠比拜天公的功德還要大,也比敬佛的功德還大。諸位!我們要尊敬父母,父母能生出活佛,父母能生出活的菩薩,但是能夠成佛或是成活菩薩,這就要看我們自己,我們若有愛、有孝、有善,這就是人生最有福的人。
本週證嚴法師菩提心要,邀您一同見證,盡孝才是「人生最大的福氣」。

紀錄片:長情的告白
https://youtu.be/xuX0etHUdCg

https://youtu.be/Q8S2QSdxU-k

https://youtu.be/VbkpJUNneqc

發佈日期:2017年6月10日

2002年曾以《春天—許金玉的故事》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及台灣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的曾文珍,在機會下接觸到一群默默付出的「照顧服務員」,隨著他們的腳步,進入到他們工作的家庭。 不論颳風下雨,穿梭在城市、偏鄉的各個角落,隻身進入需要幫助的家庭,用專業與熱忱提供服務。照服員默默地付出,用愛守護著這些家庭,看來平凡渺小,卻為台灣社會注入了一股溫暖的力量,同時,他們也在「照顧服務員」的工作場域裡,找到了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洪仲清講座:別忘了愛自己
https://youtu.be/2JKFK0_J8vM

網路越發達,卻造成人際關係越來越疏離,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指出,大多數的人 都向外尋求愛,卻忘了愛自己,他在臉書成立粉絲團,用文字陪伴28萬名臉書粉絲,找到愛自己的力量,今天也受邀來到靜思書軒心靈講座,吸引滿場觀眾 到場聆聽。
...(恕刪)
  • 117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