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8

<101/08/16>昨晚的恐怖汽水~ 維大力(廠商提告消費者且敗訴定讞 )

marco7021 wrote:
這裡也有一個 消費者對上大公司 的案子呢~消費者加油~~
小市民槓大企業/家樂福超收92元還硬拗 挨告
轉貼至奇摩新聞 99-04-12...(恕刪)


說到家樂福..最近有收到朋友轉寄的信..大家有沒有收到過 ?
真實性如何呢?


題目叫做:

家樂福的教訓

****************************************************************
真是可怕...現在的人喔...原本以為只要擔心會被多算 現在還要煩惱會少算+.........
下次去大賣場,一定要仔細看店員結帳....(恕刪)
------------------------------------------------------------------------------------
彰化版:各位還記得我上禮拜轉寄給大家有關板橋家樂福的文章嗎?沒想到居然真的發生!
今天早上我媽媽在家樂福也被......(恕刪)

這很像之前的 KIKI 屋事件
KIKI屋之前就被網友舉發到三麗鷗
現在是不是倒了阿?

我們應該採取更積極的方式:
一人一信
寫去衛生署(還是哪一個主管機關) 要求檢驗工廠是否符合環境衛生
寫去消防局 要求檢驗 工廠是否符合消防安全
... 還有什麼工廠需要通過的檢驗通通給他來一次

寫去國稅局 要求查驗 是否逃漏稅
寫去環保署 要求查驗 是否排放污水超標 空氣污染
勞工局等等






絕對支持

這種只會欺負一般民眾的公司

肯定不會讓它們好過
ⓦⓘⓛⓛ
剛剛往回爬文,那個白目果然人如其名 難怪會被停權,人格真的有問題,感覺有點精神分裂的症狀


beware wrote:
這很像之前的 KIK...(恕刪)


我也想知道捏KIKI屋現在到底怎樣了?





最後回到正題,個人認為瓶子上的小洞最好螞蟻爬的進去,
而且瓶子存放時的水位一定高過洞,飲料都漏不光了螞蟻怎麼可能進的去?進去之後都是水還有辦法築巢?
就算要把窩搬進去也不可能,整個就不像是作假,基本上我周遭的人都知道這件事也都不可能去碰維大力的東西了







進入司法程序後,
會拖的很久很長,
廠商最喜歡用的招式,
很少消費者可以打持久戰。
文章人氣已經930000了.
樓主加油.挺下去
1.沒下架是因為沒收到政府單位的來函
2.沒下架是因為沒收到廠商(維大力汽水)的告知

其實在目前我們國家的機制,這是對的。

1. 除了像之前毒蠻牛事件,或者毒奶事件有「立即直接證據」證明會影響民眾的「身體健康或生命」,
政府機關才會主動啟動這個機制,否則食品生產、運送、到消費者手中,這麼多意外,
只要有個環節功能停止個五分鐘,就這麼剛巧意外出現個甚麼異物,尤其是有些會飛會爬的生物
不就是下架下不完了。

在此呼籲網友接下來,不要在螞蟻是否影響身體健康做討論,因為說實在的,
除非有真正的科學程序證明,結果一定是怎樣,我們都不可能知道,正確的答案是甚麼。
情緒性的討論,只有加速模糊這個事件的焦點而已。

2. 當然是看廠商自己的自由心證,認為有沒有下架的必要,所做的處置。

在目前的狀況,個人認為除非找到螞蟻進去的原因,而且確定確實是從工廠內部的哪一個環節,
基於怕同批的飲料,會從同一個漏洞進去其他同批的飲料,才會啟動下架機制。
所以那位副總才會堅持問題出於運送與儲存過程。

個人會有這是不是絕對的想法,只是小弟早年也曾經在某著名的飲料廠呆過很短的時間,
那時候就碰過有一次工廠入口空氣簾停機了幾分鐘(*很短的時間喔*),因為工廠有糖,飛進一隻蜜蜂。
而且就真的這麼要死不死的被裝進飲料賣出去。記得,當時也是全員上上下下大地震,
全廠在找那隻蜜蜂到底是從哪裡進來的。
包括一些通氣孔都爬進去看那些防衛機制,有沒有失靈。
大家可以想想,一隻會飛得蜜蜂耶,然後被裝進去,那個機率有多小,但是它就是發生了。

當然,最後經過大家努力的結果是找到原因了。但是,以上所說的都是事後處理喔。

同樣是密封外觀看不見的飲料,同樣是原因不明的狀況下。
在一開始發生事情的第一時間,這家工廠,當時也是由副總級的代表,帶了廠長與現場單位主管先去消費者家道歉,
請消費者諒解,再回來翻蜜蜂怎麼跑進去的。

如果站在廠商的立場,相信他們也不會無事做一瓶這種汽水賣出來惹事。
做食品或飲料的,除非是那些碰到甚麼事情都無所謂的小廠,
或者運作久了,想當然爾,安全機制與流程螺絲鬆了,而不自知,
不然,尤其是有名的大廠都是會有很強烈的衛生觀念。
因為牽扯到人體健康,食品廠都是很戰戰兢兢的。
否則,只要一出事,鬧成大事件,金錢與法律責任,損失都是很龐大的。

這一次事件,只能說廠商一開始錯估形式,處理不當。
如果當時副總到Jerry家,能夠先道歉,
然後很柔性的請Jerry幫忙,將本樓第一篇先拿下來,
或者將照片先拿掉,並且補上廠商很有誠意正視問題,
當場採樣,並且允諾在短期間查明真相,
而且,過程中讓JERRY隨時知道,讓他在本樓寫下廠商的積極處理情形,
相信,理性的網友們,一定都能接受。
甚至會因為廠商的積極,而對廠商喝采。

廠商怪JERRY應該先打客訴,不應先貼網路。
個人是不認同的,先貼網路,讓大眾知道了,真的就沒有辦法處理嗎?

小弟多年前也曾經發生過一個IPO洗車糾紛,也是直接就貼到01有名的網友的「吉米丘上的海盜樂園」,
看那一區的可全部都是IPO的直接客戶喔,殺傷力更大吧。

結果,當時IPO連鎖的曾老闆隔天一清早,馬上打電話給我,並且親自將問題在幾個小時重做
(*而不只是修補喔*),換得了小弟主動將所有的後續處理情形,在同一帖PO,
(*曾老闆從頭到尾沒有提過要小弟將網路上的PO下架,經過了完美的處理,小弟不用他說也會事後主動澄清*)
最後得到了吉米丘上所有的網友的拍手,沒有人怪IPO第一次沒有處理好,
反而,大家更踴躍的去預約洗車。

一個危機,用心處理後,變成客戶有信心,進來更多的業務,
小弟一直到今天,對於曾老闆的危機控管能力與觀念,還是相當的折服。
有興趣與有吉米丘帳號的網友,可以去看這一張老帖子。
http://forums.jcms.com.tw/showthread.php?t=4336&page=2。
事件始末在帖子14、19樓,然後重點大家要看看看看後面網友的反應。
跟這一次事件的發展比較,大家應該很容易就知道,一件事情處理的方法不一樣,
得到的結果,將會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這裡有本事件廠商的人在看,也歡迎你們將份資料存檔轉給處理的副總參考。
這是個人當時親身的感受紀錄,看看當年小弟我的心情轉折,也許他就能夠瞭解一個消費者碰到問題,
要的是甚麼,與廠商在處理危機事件上,用甚麼態度與方法,才能獲得大家的掌聲,而不是像現在這個樣子。

今天,事情會鬧成這個樣子,很多網友也都說,問題不在螞蟻,而是廠商的處理態度。
真的沒有錯,我們這些旁觀者,看到事情一路演變成這個樣子,也只能說遺憾而已。
再多說甚麼也都只是馬後砲而已。

反正就像小弟前一篇文所說的,已經進入法律程序。
還是再炒一次冷飯,既然要論法,如果真如JERRY說的是告毀磅,而不是去找螞蟻從哪裡來。
個人認為樓主比較吃虧的是,食品證據封存不易,台灣的法院,也一定不可能馬上開庭,
然後又要在法官認為有必要的時候,才會發文請其他政府單位來檢驗,
拖個一年半載的,那個霉菌可能更大,可能死光,又或者產生毒素啦,化學變化...。
放在大自然沒有環境控制的事情,沒有人能預料最後的結果會怎樣。

所以處理的副總,如果真的有要JERRY挖個洞做實驗,個人是覺得很無聊。
結果當然不可能一樣,搞不好還會跑進去更可怕的東西也不一定。

反正啊,這件事情時間越久,問題就越多,真相越難明,也越對JERRY不利。

真的誠心建議JERRY,一定要找到安全保存的方法,並且要馬上找第三者有公信力的單位,
立即將現況做紀錄與化驗認證。不然,真的到了法庭,證據變了質,真的很吃虧的。

廠商不動如山,又那麼有把握,個人還是認為原因只是如果廠商敗訴,JERRY能得到的賠償,相對的非常少而已。
因為在台灣賠償是有行情限度的,不像美國可以漫天開價。相對的小金額,不痛不癢,時間過了,大家也忘了。況且,現在大家也都不知道,問題是不是真的就出現在人家廠內,不是嗎?!

寫了這麼多,其實也只是嘴砲而已,事件已經造成,對後續的發展,真的沒有甚麼幫助啦。
唯一感到疑惑的只是到目前為止,國家的衛生單位啦,消費者的保護單位啦,或甚麼該主動管的權責機關啦...
真的都沒有興趣或者一點點好奇心想瞭解一下,螞蟻是從那個環節跑進去的。
難道他們都已經認定而且確定,整個事件都真的只是JERRY一個人自導自演的嗎?

我們這些鄉民,一沒有化驗設備,二沒有公信力,但是我們真的都很想知道,假設,JERRY是非常清白的
無辜第三者,怎麼會發生這麼離譜的事件。這麼多天了,大家都不去找這個漏洞環節,
下次難保在同一個途徑,又跑進去甚麼奇怪的東西。那時候大家喝汽水,不就像在開獎一樣。
那娛樂效果,可真的就是百分百了,哈哈哈。=^_^=




tpcat001 wrote:
1.沒下架是因為沒收...(恕刪)

tpcat001兄分析的很中肯

危機處理的好也可以是轉機.
廠商的高度須要拉高.放遠.
別真的把市場都放在"罐頭塔"這塊...
產品不好的話.祖先生氣也會回來托夢的.
靈魂限定 wrote:
最後回到正題,個人認為瓶子上的小洞最好螞蟻爬的進去,
而且瓶子存放時的水位一定高過洞,飲料都漏不光了螞蟻怎麼可能進的去?進去之後都是水還有辦法築巢?


所以就形成了很弔詭的情況

1.名為汽水,就是會有氣體,當有個洞...水不會受裡面氣體的擠壓被推出來?
2.有洞 = 會漏 ,怎會有那麼多的汽水殘留?
3.水的體積 > 螞蟻? 不然水流不出來,但是螞蟻進的去?

鵬摶九萬,腰纏十萬,揚州鶴背騎來慣。事間關,景闌珊,黃金不富英雄漢。一片世情天地間。元。喬吉
tpcat001 wrote:
1.沒下架是因為沒收...(恕刪)


看看近期的Toyota,再看tpcat01的經歷,我只能說「維大力!好好學著點」。
~推一把,J大~加油~
  • 8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