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0

談談佛教

2003大叔 wrote:
那是我自己的感覺..你所敬拜的佛像,背後真的是佛陀世尊?
..(恕刪)


我不敬拜任何佛像
清明祭祖也秉持紀念原則,從不求任何事
所以我也不會跟任何鬼神有任何因緣

只有貪念生,私慾起,求於鬼神
與鬼神的因緣才會起
所以,不要亂拜宮廟

我也不念阿彌陀佛
念 阿彌陀佛 不如念 莫生氣,兼相愛,交相利 會更有功德
6位高僧臨終遺言公開!40個字,讀懂受益一生!

2017-11-21 由 龍稱慈航事業 發表

他們致力于振興佛教,在弘法生涯中不畏艱險;

他們曾經影響了世界,或者改變了我們;

他們走近佛教歷史,我們追憶無盡……

歷代的高僧大德用盡一生,

讓佛教的智慧開示眾生!

尤其是幾位大師的臨終遺言,

更是用生命最後的吶喊去試圖警醒世人。

今日,

一心收集了6位高僧的遺言,

總共精鍊了40個字,

讓我們一起緬懷高僧,從其一字一句中,品讀人生……

虛雲老和尚——「戒」

虛雲長老一生遍走道場,

重建六大名剎古寺,承前啟後光大宗門。

虛雲老和尚在雲居山茅棚示寂,

臨終囑咐只有一個字——「戒」。

據《虛雲和尚開示錄》記載,

他對弟子說完這個字之後,

「合掌道珍重,諸人含淚而退」。

大師圓寂之前,寫了一首《辭世詩》,詩言:

少小離塵別故鄉,天涯雲水路茫茫。

百年歲月垂垂老,幾度滄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覺岸,敢辭微命入爐湯。

眾生無盡願無盡,水月光中又一場。

啟示

虛雲大師的最後開示只有一個「戒」字,戒的是什麼?

最該戒的就是慾望。煩惱多的人慾望多,慾望越多的人煩惱越多。

無論什麼事情,看淡一點,什麼都不要掛在心上,那麼你的煩惱就不會多。

慾望是最深的陷阱,只有戒掉慾望,丟掉我們命運中的包袱,我們才能真正體驗到生活之美。

弘一大師——「悲欣交集」

弘一大師臨終絕筆寫下了「悲欣交集」四個字,

「悲」是悲憫眾生,

大師往生是1942年,

當時日寇侵略中國,生靈塗炭,

全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因此大師對於民眾無限的悲憫,

「欣」 是歡欣、喜悅於自己終於修成正果,往生極樂。

大師臨終之前,還特別囑咐:

不要傷及螞蟻,充分體現了這位大師的菩薩心揚。

啟示

做人,不要丟掉善良;世界可以混亂,內心,不可以骯髒。

有些話,能不說就沉默,藏在心裡更適合;

有些傷,能不揭就不放下,無聲忘記更明智;

有些事,可以看透,但不要看破;

有些人,可以看穿,但不要戳穿。

印光大師——「懇切至誠」

印光大師臨終時,當晚對身邊的弟子說:

「凈土法門,別無奇特,只要懇切至誠,沒有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此後精神逐漸疲憊,體溫降低。

夜裡一時半,

大師從床上起坐說:「念佛見佛,決定生西。」

說完,於是大聲念佛。

近五點左右時,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西逝。

啟示

如印光大師所開示的,念佛尚需「懇切至誠」,才會「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何況是做人呢?

生活,有起有伏,有得有失,失去什麼,也不能失去真誠;人生,坎坎坷坷,忙忙碌碌,忘記什麼,也不能忘記真誠。

法師臨終前曾留下不論如何貧窮,怎樣失意,都要長存一份真情,真誠待人;不管如何富裕,怎樣得意,都不要泯滅良心與真情。

聖嚴法師——「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台灣聖嚴法師於2009年2月3日下午4時圓寂,享壽80歲。

出身江蘇貧農之家的聖嚴法師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

被喻為穩定台灣人心的力量。遺言,

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

務必以簡約為莊嚴,切勿浪費鋪張,

靈堂只掛一幅書家寫的挽額「寂滅為樂」以作鼓勵;懇辭花及輓聯,

唯念「南無阿彌陀佛」,同結蓮邦凈緣。

末後說偈:

無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啟示

每一秒的生,就是下一秒的死,所以我們每天都在生死之間穿梭,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人就是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珍惜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佛家講生老病死皆屬無常,既然無常,坦然接受,勇敢面對就是。

宣化上人——「我從虛空來,回到虛空去」

1995年6月7日,

一代高僧宣化上人於美國洛杉磯圓寂,

世壽78歲,慧燈遽殞,人天同悲。

上人生時,既不要名,也不要利,

臨終遺言亦復如是:

「我走後你們可以誦《華嚴經》、念佛,

你們要多少天就多少天,或者一個七,或者七個七。

火化之後,把我的骨灰灑到虛空去;

旁的事情我什麼也不要,

不要給我造什麼塔,什麼紀念館。」

老和尚說:「我從虛空來,回到虛空去。」

啟示

宣化上人的臨終開示,狠狠地給炫富者敲了警鐘。

俗話說,人炫耀什麼往往就是缺少什麼。與過分驕傲、自負、炫耀等一樣,炫富者的行為恰恰暴露了自己的自卑和不安。

真正有自信的人,是不需要通過外在的包裝來達到自我滿足的,而是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成長。

物質之外,仍需內心的豐盈,將心靈的收穫納入財富的範疇—— 內心富足才是富貴。

本煥長老——「一輩子老老實實做事就好」

本煥長老一生弘法布教,

建寺安僧,籌集資金數億元,

興修寺廟十幾座。

臨終前,

老和尚交待要荼毗,悼詞也親自改過了。

「不要念過多的溢美之詞,不要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就叫我一個修行人。」

老和尚對信眾最後的開示是:

「一輩子老老實實做事就好。」

啟示

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這句話到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

做人真誠、講誠信方能無愧無悔,這才是人生的成功!

奉勸喜歡忽悠的人,回頭是岸!

別在玩忽悠了!忽悠害人害己!

頂禮諸位高僧的臨終開示,

祈願高登蓮品、乘願再來,

護佑眾生吉祥安康、生活圓滿!
生也古怪
死也古怪
放下怪古
多麼自在



降生苦痛
慟死苦痛
認清痛苦
暢遊本懷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生也古怪死也古怪放...(恕刪)


好詩!!!好詩!!!
kegabu wrote:
法相宗,唯識!

大...(恕刪)

這篇很深,先註記,以後再來進修
一人決策小組 wrote:
6位高僧臨終遺言公...(恕刪)

宣化上人沒有往生極樂
而是下地獄去了

因為悉達多是無神論
宣化修到最後
跑去跟鬼神感應的魔道

臨死前唸唸不忘邪靈

臨死前一念阿彌陀很有問題
一念阿彌陀
意識招鬼神
空靈存六道
魔道在等你

台灣觀靈術加入了基督的褻瀆
觀靈本來就是巫術
讚美之泉團契小組在非洲遭遇巫師降靈
巫師村在一個早上全部暴斃死亡
有警卷記錄的
聖嚴法師:「在我少年時代,已發現到『佛法是這麼的好,知道的人那麼少,誤解的人那麼多。』所以發願,要把自己僅僅知道的一點佛法,與他人分享。」

火影兜 wrote:
宣化上人沒有往生極...(恕刪)
您是基督教的...居然了解這麼多!!
這個我都沒研究說~~ 哈~~
火影兜 wrote:
宣化上人沒有往生極樂...(恕刪)


有沒可能是被毒死的? 非洲那邊小小一滴箭毒蛙的體液就能致命。

KCLin0423 wrote:
我不敬拜任何佛像清...(恕刪)



越有錢的人感覺越注重。
  • 117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