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明朝的特種部隊: 關寧鐵騎

明朝還有更厲害的兵器
倚天劍.屠龍刀
還有張無忌教主....乾坤大挪移..九陽神功...還有妖尼姑...
我來平緩一下

wanlife wrote:
以史實論西晉前的騎兵...(恕刪)


大大提到的馬蹬存蹟一事
想請教馬蹬發明對戰事影響的史蹟故事
南北朝時期勢力的快速起落
跟騎兵的強化利攻不利守是否有關連呢?
不知是不是那時期實在太亂,朝代更替太快太多
小弟對當時的歷史真是不太了然
五胡亂華,優勢都是騎馬部隊嗎?
這麼動蕩的時代卻比起三國時期較無人關注真可惜
誠心請教

A-D wrote:
五胡亂華,優勢都是騎馬部隊嗎?
這麼動蕩的時代卻比起三國時期較無人關注真可惜
誠心請教...(恕刪)

騎兵是其一,其二胡人生在北方生活困苦,較為崇尚武力
最後還有一個重點,晉朝八王之亂加上晉朝重清談及世族,政治極為黑暗
比起胡人的強人領袖政治形成強大對比

A-D wrote:
大大提到的馬蹬存蹟一事
想請教馬蹬發明對戰事影響的史蹟故事
南北朝時期勢力的快速起落
跟騎兵的強化利攻不利守是否有關連呢?
不知是不是那時期實在太亂,朝代更替太快太多
小弟對當時的歷史真是不太了然
五胡亂華,優勢都是騎馬部隊嗎?
這麼動蕩的時代卻比起三國時期較無人關注真可惜
誠心請教


我個人是認為有關聯的

所謂十六國中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5%85%AD%E5%9B%BD

大多是鮮卑各部

鮮卑發明馬鞍這個可能還要考據

但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馬鞍出現在鮮卑族是沒問題的

另外匈奴也騎馬,羯是匈奴附擁所以應該是有騎兵能力的

其他民族如氐,羌,不明

但是如果真如以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9%A6%AC%E8%97%8F%E4%BA%B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C%E6%97%8F

所述正確

應該也是騎馬的

另外優勢部份可見

八王之亂的东海王司马越部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B%E7%8E%8B%E4%B9%8B%E4%BA%82

司马越军中的鲜卑将领壬辰,祁弘等后来破了刁默守的潼关进入关中,司马颙大为恐惧。又派遣马瞻、郭传等在霸水抗拒司马越军,马瞻军又战败,司马颙单骑出长安,逃到太白山。司马越军进入长安。壬辰,祁弘的鲜卑部队大掠长安,杀二万余人。

雖然雙方數量不明

不過壬辰,祁弘所破為河间王司马颙正規軍戍衛京畿的部隊

河间王司马颙的正規軍本身戰力應該不差

仍被大破攻入首都可以比照出鮮卑戰力







kenyeh99 wrote:
騎兵是其一,其二胡人...(恕刪)


大大說的精闢,南北朝感覺很像中華歷史的縮影
大體的看出南北的戰力差距一直是北優於南
一如大大所說北人尚武強悍成風
南人在經濟及人口方面佔優
一般情況下,北方各族多是來搶掠
但在時局不穩有內亂時就會發動全面性的爭戰來進佔
不論推及過往的匈奴
還是南北朝的五胡
一直到後來的蒙古及女真
好像都大抵如此
不過清談個人認為應該有分
士族的清談確實是沒有作為的一種不務實的空泛風氣
但文人或知識份子的請談,應該是一種時勢所迫的情形
當時九品官人法造成世族大閥獨佔權政時局
沒有背景的知識份子散於市野,空有思想不能施行,難免會失志去談些逃避時局的虛言
我只記得,其實清談應該是一種思想接近老莊
希望沒講錯

wanlife wrote:
我個人是認為有關聯的...(恕刪)


謝謝大大!你回答的好詳細哦^^
原來現在維基這麼好用,還有地圖也
我一直以為羌族是山地民族看來我記錯了
啊大大所說的戰力我也很認同(不過回答在前面的大大那兒了)
真謝謝你還找那麼多資料給我看
不過除了崇尚武力,我也覺得騎兵作戰方式在古戰場有很大優勢
回規正題(因為引用要查找比較累所以以下就大致講一下,有興趣的自己查找)

本篇的關寧鐵騎

其實在當時不是最強的

關寧鐵騎的戰力是與八旗相當的

但是雅克薩之戰時

關外八旗顯然不及哥薩克騎兵

而關外八旗的個人戰力理論上在康熙時應該與入關時差不多
(因為時常要應付小規模的武裝衝突)

事實上哥薩克派駐雅克薩的也不是盜匪而是正規軍

雅克薩之戰的也不全是中方貶抑的都是沙俄盜匪

有很多是沙俄的官員或是學者小貴族一類的

當然,也有很多在西邊犯了事的烙跑過來


其實照世界貫例(歐州的)

嚴格講起來當時北方很多是未定國界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bazino

哥薩克基本上是武裝探險隊


事實上哥薩克強主要是因為

人高馬大這兩點

哥薩克用的是中東一代的大馬

衝擊強(瞬間加速快)

所以在沖蜂時特別好用

而人高則是

因哥薩克基本上血統主要仍是斯拉夫人

相對之下身高比滿人高大

高大也代表骨架更大臂長更長

更能負重

也就是說能使用更長更重的武器

這個原因就是在日俄戰爭拼刺刀時日本吃大虧的原因

矮小的日本人與高大的俄羅斯人對拼結果

日本人刺不到老毛子俄國人,必須用人數去換(2打1,三打1的意思)

高大也能使用磅數更大也就是張力更強的弓
(當然哥薩克應該是用火槍的)

所以高大的人在未完全現代化的戰爭中是有影響的

對比最強的例子是隋朝承襲自北周十萬鐵騎統一中國

憑什麼可以做到

因為鮮卑人是中國一代的白人

比漢人高大

你想像釘孤枝一個155的對上185的怎麼打?

近戰遠攻都會輸

這還不計軍隊協同做戰

先這樣了






























wanlife wrote:
回規正題(因為引用要...(恕刪)


關寧軍人數不多
對上八旗在人數上會居下風

但戰力
關寧軍是冷熱兵器運用,八旗只有冷兵器
單兵戰力是關寧軍有加分作用

哥薩克騎兵是靠高大而很強
白人是靠身材定輸贏的話
半個歐洲就不會被蒙古人血洗了~

關寧軍久經陣仗,當時八旗也是如此
後來的哥薩克騎兵對上八旗
都不是最有戰力的時後

明鄭的藤牌兵可是戰場老手

西方騎兵是因人馬高大而強
那蒙古就不會佔上風

以結果論
蒙古當時橫掃半個歐洲
最強都完蛋
靠身材有用???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關寧軍人數不多對上八...(恕刪)



蒙古當年能橫掃千里主要是贏在戰術方面,當時歐洲的重甲騎兵著重在衝鋒時的衝擊力,一旦發起衝鋒就幾乎不可能轉向,而且歐洲主流戰術是以步兵方陣為主,騎兵的主要職責是沖垮對手的方陣,或是掩護方陣的側翼,換句話說騎兵的數量極少,幾乎可以視為步兵的附屬.

蒙古騎兵則以騎射為主,以機動靈活的方式瓦解對手,而且全員幾乎都是騎兵,行軍速度是歐洲兵團的數倍,往往在敵方尚未集結的時候就突然殺至,如果遇到堅守要塞的敵軍則用從漢人那學來的攻城術擊破對手的防護,這些戰術都是當時的歐洲人從未見過的,所以幾乎無法有效防禦.

要是當時蒙古騎兵與歐洲騎兵一對一互砍,那蒙古騎兵毫無疑問的會落敗,因為光是騎兵最重要的衝擊力就差太多,另外歐式的重裝甲提供的防禦力也不是蒙古人用的皮甲可以比擬的,不過打仗不是打擂台,沒人會蠢到去玩一對一,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才是王道,所以我覺得要拿蒙古王朝時代來跟明末清初時代做勝負的比較有些不妥,因為雙方的狀況已經完全不同,.

sp0609 wrote:
蒙古當年能橫掃千里主...
我覺得要拿蒙古王朝時代來跟明末清初時代做勝負的比較有些不妥,因為雙方的狀況已經完全不同,.(恕刪)


不過有人強調是身強馬壯呀!
身強馬壯不是獲勝的要點!

關寧軍有三眼神统
在熱兵器前
身強體壯有用嗎???

西方騎兵也會有熱兵器
熱兵器逐漸風行後
騎兵的優勢就少了許多

哥薩克騎兵最強
我是持保留態度!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