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u2009 wrote:
不贊同swiftbo...(恕刪)
重點在於 "公平嚴格"的聯考 只考高中課程
而高中課程與醫學院教育 沒有什麼關係 也沒辦法代表聯考第一名的 就會是個好醫師
為什麼黃達夫先生會說高中生不適合讀醫學院 原因在此
"公平嚴格"的聯考 篩選出來的高中生只學了高中共同課程 與大學專業分科 幾乎完全無關
"公平嚴格"的聯考 篩選出來的高中生 他們的第一志願 永遠是能賺最多錢的那個科系
這點 由電機系在台灣排名的消長 可以證實
換句話說 如果台灣以後走公醫制度 醫師薪水比禮儀師薪水低5倍
那我保證禮儀師學院馬上變成第一志願
想一想 如果醫學系畢業的醫師 一個月薪水5萬 禮儀師一個月薪水25萬 那誰還要當醫師?
但是我相信還是有少數人願意當醫師 那麼 這些人相對來說 是真正比較適合當醫師的
因為他當醫師的目前 將不在是以錢為前題.
有了這種醫師 才是真正對民眾有利的
有了這種醫師 才能夠解決台灣偏遠地區民眾 能夠獲得與都市民眾相同品質醫療的機會(別忘了 台灣偏遠地區民眾 繳的健保費 比起都市民眾 可是一毛不減)
我憤怒 因為衛生署長葉金川 上任後的第一件是 是忙者幫台灣醫學生顧地盤.
我憤怒 因為我認為台灣幾百萬偏遠地區民眾 醫療缺乏問題 其重要性應當遠大於保障台灣3萬名本土醫師的問題.
我憤怒 台灣醫學院教育出來的台灣醫學生 放任外科 婦產科 小兒科 急診科 人力缺乏 而只往好賺錢的皮膚科走 我卻看不到衛生署長葉金川有提出任何一個解決方案.
相對於我的憤怒 但衛生署長葉金川還是繼續充耳不聞 繼續忙者幫他最愛的台灣醫學生顧好地盤 將台灣醫界鎖國 繼續當他的衛生署大官.............台灣幾百萬偏遠地區民眾 醫療缺乏問題 似乎永遠與他一丁點關係都沒有了..或許他只認為 他是台北國的衛生署長 台北國以外 都是蠻夷之地 不需費心吧.....
...
terrierqq wrote:
我不是醫學生,也不是醫生,
以我角度看來,
如果那些去東歐的醫學生那麼優秀,
我不懂的是為什麼那些他們不去考台灣的醫學院,不去考後醫,
如果是為了國際觀,
為什麼不去考美國,日本,德國...那些學校,
如果不喜歡這些國家,
為什麼不去南美,東南亞那些需要學歷甄試的地方呢?
偏偏去一個入學門檻很低,回國又不需要學歷甄試的東歐,
是不是本來他們就是抱著投機取巧的心態,
對自己的實力也沒有信心呢?
醫學是一種終身學習的行業,
如果一開始就抱著怕辛苦,想走捷徑的心態...
我相信當他們成為正式醫師的時候,
也不會有自我學習,自我要求的心!
說的好
那黃達夫先生 在美國杜克大學 地位頗高 為什麼要回來 其他在國外有成就的醫界人士 又為什麼要回來?
原因很簡單 台灣是他們的家鄉 思鄉 回鄉 人之常情 請問您 何錯之有?
在國外學習醫學 想回故鄉服務 又何罪之有?
terrierqq wrote:
我不是醫學生,也不是醫生,
以我角度看來,
如果那些去東歐的醫學生那麼優秀,
我不懂的是為什麼那些他們不去考台灣的醫學院,不去考後醫,
如果是為了國際觀,
為什麼不去考美國,日本,德國...那些學校,
如果不喜歡這些國家,
為什麼不去南美,東南亞那些需要學歷甄試的地方呢?
偏偏去一個入學門檻很低,回國又不需要學歷甄試的東歐,
是不是本來他們就是抱著投機取巧的心態,
對自己的實力也沒有信心呢?
醫學是一種終身學習的行業,
如果一開始就抱著怕辛苦,想走捷徑的心態...
我相信當他們成為正式醫師的時候,
也不會有自我學習,自我要求的心!
...(恕刪)
請您多了解以下幾件事
1.醫學系的總量管制與低淘汰率
2.名額制的學歷甄試(台大醫畢業考不過也是正常的)
3.人不是神,每個人都會選對自己最有利的事,怎不講本土醫學生的超低服兵役比率?
醫療系統本就是既得利益者所把持, 所有考量都是以既得利益者的權益優先
而不是國民健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