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台北車站有可能請[安藤忠雄]來設計嗎??

cybermatrix.ws wrote:
早期台灣大型公共建築...(恕刪)

是該加強美學環境與術養。

但我到不同意你把仿古的建築全部講成"廟",
重點應該不是在中式或閩式建築的問題,
而是整個建築的美感是否有呈現出來,
東海的校園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何況仿了一堆西式建築對外國人有什麼意義?
若你無法超越西方,要看他們回國看就好了。

Taylor1031 wrote:
最近某殯葬業者找來安籐忠雄設計一個靈骨塔耶
真是大手筆
過去的人住的筆在世的人有質感
應該只有金字塔頂端的人買的下手吧....


希望安藤桑三思啊
很多建築師設計了墓園之後
沒多久
就自己去體驗自己的作品了
例如Enric Miralles還有Carlo Scapa
都是設計完墓園
就迫不及待的住進去了.....
希望年事已高的安藤桑不要鐵齒啊.
為什麼要外國人來設計

難道台灣自已沒有人嗎?

當然是台灣人優先
台灣本來就要搭配日本風,比較合啦。
時代不同對於建築物給予的眼光也不同
台北車站是多久以前的建築物
用現代的建築相對比較
是不是有點不公平 ?

像廟像靈骨塔 = 台 ?
這句話可真是褻瀆了
道家的廟宇道觀在外國人的眼光裡是多麼美麗的建築物
雕樑畫棟精細的卡榫藝術

學生時很反感老師總是拿 " 安藤 , 伊東 " 來廣為做比較
清水 是一種風格
主要是效法那種建築理念
現今再用美感去評斷一個建築物
是不是過於低俗了一點 ?

現在是綠建築與挑戰建材極限的年代
不但是兼顧美觀也要強調他的功能性

最後只能說
台北車站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他需要改革需要重建
但是不是必要性去推崇 " 安藤 "
不見得...
許多技法高超的大師不在話下
不要只是 " 安藤忠雄 " 就認為那是唯一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