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Zero wrote:
看來你還是不懂詐欺共犯的犯罪所得不能跟以一般商業模式相比
當初用假鈔向鄰居換50元時
1.年輕人獲利29元
2.店家獲利21元(鄰居未被騙走的錢)
3.鄰居損失50元
但是當鄰居拿這假鈔控告你詐欺要求還50元時
1.年輕人15+29=44元(追不回來的錢)
2店家還有當時賣鞋的21元故店家需再補29元就夠50元
這29元就是為受詐欺須補足的錢
所以15+29+(50-21)=73元
別以為被騙的錢都不用算損失!該補多少就是多少!
你還轉不出去啊? 其實依你的算式, 你應該是算94元才對!
你還鄰居時雖然是再補29元, 手中的21元不用給他?
你只還鄰居29元, 人家會跟你善罷干休?
但不管你是算73元或是94元, 你都忽略了你當初有拿鄰居50元
不然鄰居怎麼會要你賠? 不然你哪來的錢找給年輕人?
所以怎麼算都應該是44元或是50元才是正確答案
再仔細想想吧!
這跟什麼詐欺或是商業, 還是數學計算沒關係, 別扯遠了
就只是很單純的收支計算而已
太多人都聰明反被聰明誤
認為這種小學數學,腦袋中算一算就有結果
所以卡在腦中的邏輯跟流程出不來
可能這題目對小三學生還簡單得多
因為這種題目的解法越笨,答案就越可靠
怎樣的解法夠笨?做個實驗就知道了吧
假設你是老闆,假設你身上有100塊,然後經過這段流程,你身上剩多少錢
然後100减去你剩餘的錢,再減掉15塊成本,就是答案了吧?
我覺得這種題目對攤販或者小學生說不定非常簡單
我想他們可能還不懂我們在這邊吵什麼...
至於正解..上面很多大大都有表示了
其實結論很簡單,再想不出來的話,你找兩個人幫忙
你演老闆,另外兩個飾演客人跟鄰居
然後再準備道具假幣一枚
最後把流程跑一次.
我相信答案其實非常簡單..
至於最後鞋子賠15還是賠21.
我覺得那是看你有沒有把利潤算這這次的賠錢當中.
如果沒算,那就用15算
因為你進這雙鞋子的成本是15而不是21,你只是預期自己多賺6塊而已
我只能說這是小學計算,算的完全是數字
至於什麼詐騙法律什麼的
只能說

仇恨只會令人厄運纏身,而那些獲得幸福的人,往往更懂得口出善語,對他人衷心祝福
內文搜尋

X